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简介 >> 稻盛和夫告诫哪怕规划做的再好,再细,不如
读大师名著,品人生之道,今天小雨为大家解读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
稻盛和夫被称为“经常之圣”27岁时创立京瓷集团,仅用10年时间将其带入世界强;
52岁时创立第二电信,这家公司也成了世界强。
78岁时再次披甲上阵,仅花费了1年,便将即将破产的日航扭亏为盈,狂赚亿。
他和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本田宗一郎,并称为日本“经营四圣”。我国经营大咖马云都多次亲自拜访稻盛先生,请教生意经。
或许很多人认为稻盛和夫天生就具备经营天分,并不是一般人所能比拟的,他肯定运气特好,有贵人相助,而且出身特别好,有优越的创业环境。然而事实是这些条件他一样都不具备。
稻盛和夫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他也不是很聪明初中、高中成绩都很一般,连大学都很普通。
大学毕业后又遭遇经济危机,找工作难上加难,在大学教授的推荐下,他进入了一家瓷器公司做普通工人。当他准备伸展拳脚大干一番的时候,企业却面临了发不出工资即将倒闭的风险。和他一起去的4个大学生全部都辞职了,只有稻盛和夫留下来。
他吃住都在实验室,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思考,在既没有知识技巧又缺乏经验和设备的情况下,他却做出了世界领先的发明,给快要倒闭的工厂带来了生机。
27岁时,稻盛和夫创立了京瓷集团,经营企业对于稻盛和夫来讲简直就是门外汉,他既没有经营的谋略,又缺乏管理的经验。
很多年后,稻盛和夫已是功成名就,许多人都想从他那获得成功的经验,然而稻盛和夫的回答却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在《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一书中第一章,关于未来规划时,他提到:“自从京瓷集团创业以来,他从来没有为企业做过3年、5年的规划。
在稻盛和夫看来,无论自己说“能够预见多久远的未来”这些话,最终都会以谎言的结局而告终。给员工描绘多好的蓝图,画多大的饼,都终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意外。
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来讲太远的目标,经历不断努力后,发现自己离终点仍很远时,难免会泄气,最终的结果大概就是算了吧。
正如一个斤的大胖子,立flag要瘦到90斤一样,这个目标太远大了,很多人因此就放弃了,但如果目标只是先从斤瘦到斤,每个月瘦10斤,或者5斤,这样去细化,实现起来就会容易许多。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如果达到目标的过程太长或者设置的目标太过于远大,往往在中途遭遇挫折时就容易放弃,与其建立这样的目标,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建立。
看到这里或许有会觉得稻盛和夫在给我们灌毒鸡汤,人怎么可以没有目标呢?作为一个企业更不能没有目标。
而事实上,稻盛和夫却提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年轻人想有所成就,靠的不是规划,而是“拼尽全力、活在当下”。
稻盛和夫虽然不做三五年的长久规划,但他却会做年度计划,他把年度计划细分到每个月,甚至是每一天的具体目标,然后千方百计、想方法去达成。
每一天都有一个目标,这样当每一天醒来的时候,就会为了这一个目标努力拼搏。一天的勤奋就能看到一天的结果,今天勤奋就能看清楚明天,这一个月勤奋就能看清楚下一个月,今年勤奋一年就能看清明年。
在这样的自我暗示和勉励下,每一天都活得很充实。哪怕规划做得再好,再细,都不如将长远的目标简化成一个个绵延不断的小目标,每一天都拼尽全力活在当下。
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我们总是很习惯性地说,未来的我要成为什么样,而往往忘了,所有的未来都是由每一天组成的,未来的目标并非不重要,但认真活好当下的每一刻,过好每一天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
作为日本的经营大师,他的理念很简单,很朴实,却又很符合人性。正如他的人生成功公式:人生=思考方式*热情*能力。
稻盛和夫认为,做好眼前的事,才能创造出最有希望的生活和最有价值的人生。
这些忠告都是来自这本《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虽然书名是说写给年轻人的,但内容对每个年龄段的人都颇有用处。
稻盛和夫以自己的人生哲学为中心,针对当下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人生困惑,如生活的意义、职业的选择、工作的态度等等,都写进了这本《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中。
书中还囊括了稻盛和夫对于工作、企业经营、个人立业、与他人相处的智慧等,这些思想精髓,能够切实可行的为年轻人的成长提供帮助。
连马云也曾将这本书带进湖畔大学布置任务,让学生专心研读。
他的书一经上市,都是一版再版。
如果你也遇到了生命中的坎坷,或者是处于生命中的迷茫期,那我非常建议你看看这本书。
这本《稻盛和夫给年轻人的忠告》只需要36块钱,不过一场电影票的钱,却能让你领悟亿万富翁稻盛和夫的智慧,走出困惑,点亮你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