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规矩之下难以作为一个伪命题的真面目

发布时间:2019/6/26 17:57:37   点击数:

十八大以来,纪律、规挺在前,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擎起全党的政治红线、工作底线、价值标线。规矩之下,个别党员干部曾经的锐气、勇气、大气趋于消融,“太平官”、“守成官”、“平庸官”成了下意识的“官念”、“官德”和“官道”——该去基层调研的不去了,该办的事不办了,该说的话不说了,该表态的不吭声了,该触碰的矛盾绕道避开了,该担当的搪塞了……旨言之,就是“规矩之下难以作为”!果真如此吗?“规矩”之要,屡见于中国政治人文传统,如“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诱进以仁义,束缚以刑罚”(《史记·礼书》),“万物莫不有规矩”(《韩非子·解老》),以及“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圆”(《荀子·礼论》),等等,均道出了“规矩”对于自然、人类、社会的价值及其相互关系。“规矩”导源于自然和人类的实践需要,又追随历史的进步求变出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当更张而不更张,虽有大贤而不能善治”——古往今来,一国家、一民族、一政党,抑或一行业、一实体,莫不如此。可见,“规矩之下难以作为”,是一个十足的伪命题!事实上,规矩乃法律、法规、政策、道德的具象化、实践化、个性化、实在化。60多年前,毛泽东立下六条规矩:一曰不做寿。做寿不会使人长寿。主要是要把工作做好。二曰不送礼。至少党内不要送。三曰少敬酒。一定场合可以。四曰少拍掌。不要禁止,出于群众热情,也不泼冷水。五曰不以人名作地名。六曰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并列。这六条规矩,以质朴、切实的语言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胸襟与价值品格。3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西柏坡时指出:“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党的规矩、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力推动了党的作风和纪律建设。”重申了新时期讲规矩、守纪律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党的十八大以来,“规矩”业已成为政治生活中的高频词,各级党委针对区域政治实际和社会特点纷纷立下规矩,把从严治党、党要管党落到了实处、细处。那么,讲规矩、守纪律的职务本分,缘何成了时下个别党员干部不作为、少作为的借口?说到底,是“规矩”剥夺了不当的既得利益——公车不得私用了,公款不得乱花了,公权不得滥用了,公事不得懈怠了,公务不得谋私了,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了!要言之,“规矩”让党员干部规矩地“姓党”、“为党”、“护党”,真正地为民、惠民、利民;讲规矩、立规矩、守规矩,既是党员干部政治价值、道德判断、人生选择的本真回归,又是优化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今天,面对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地方促改革、调结构、稳增长、保民生、补短板的任务十分艰巨,但这样大环境也造就了党员干部可作为、大作为的广阔舞台和空间;而更多、更严、更细的规矩则为各级党员干部积极作为、健康作为、精准作为提供了准绳、方向和规范。无疑,规矩之下,能否摆脱既有的权益瓜葛,能否校正“官念”、“官态”、“官德”,能否善作为、真作为、敢作为,将是检验一名党员干部政治优劣和能力高下的试金石。

作者系唐河县宣传部副部长(侯祖建)

侯祖建

赞赏

长按







































辽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747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