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名言 >> 七子名言中国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内心
“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
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悲慨万端。
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
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
这是胡文英对庄子的评价。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
庄子(前-前),汉族,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文哲大家,宋国蒙(战国蒙地多有争议,一说河南商丘市民权县,另说安徽蒙城县)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后世的文人对庄子都有过自己独特的理解,我独爱胡文英的那一段(后附原文):
荀子:“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
司马迁(汉):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
李白(唐):“万古高风一子休,南华妙道几时修。谁能造入公墙里,如上江边望月楼。”
白居易(唐):庄生齐物同归一,我道同中有不同。遂性逍遥中一致,鸾凤终较胜蛇虫。(《读(庄子)》)
王安石(宋):清燕新诗得自蒙,行吟如到此堂中。吏无田甲当时气,民有庄周后世风。庭下早知闲木索,坐间遥想御丝桐。飘然一往何时得,俯仰尘沙欲作翁。(《题蒙城清燕堂》)
苏轼(宋):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徐渭(明):庄周轻生死,旷达古无比。何为数论量,死生反大事?乃知无言者,莫得窥其际。身没名不传,此中有高士。(《读(庄子)》)
金圣叹(清):认定为“天下奇书。”
郭沫若:秦汉以来的每一部中国文学史,差不多大半是在他的影响之下发展的: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鲁迅与庄子》)
鲁迅: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
闻一多:“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
胡文英:庄子眼极冷,心肠最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万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庄子独见》)
于丹:如果一定要用一种色彩形容《庄子》的话,我看《庄子》是白色的,如果用一种温度形容庄子的话,《庄子》的温度比论语要低。说得有点玄妙,却没有跳出儒道相争的泥潭。
庄子名言精选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5.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年。
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
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1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11.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乎江湖。《庄子·大宗师》
天久旱无雨,河水干涸了。许多鱼被困在河中滩地上,它们亲密地互相依靠着,嘴巴一张一合地吐着唾沫,来润湿它们的身体藉以延缓生命,等待大雨降临,倒不如在江湖里彼此相忘。这里暗喻世人应忘掉生死,而游于大道之乡。成语相濡以沫也作以沫相濡源出于此。
12.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因外物而扰乱自己的心志这样,德性就没有了。可玩物丧志。
1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14.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15.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道》
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16.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天鹅并不天天沐浴,而羽毛却是洁白的;乌鸦并不天天暴晒,而羽毛却是乌黑的。万物出自本性,不能强行改变。
17.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18.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19.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20.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竹笼是用来捕鱼的,有人捕到了鱼却忘了竹笼;兔网是用来捕兔的,有人捕到兔子却忘了兔网;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有人领会了思想却忘了语言。以鱼、兔喻意,以筌、蹄喻言。强调得鱼得兔是目的,筌、蹄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形象地说明了“得意忘言”的合理性。得鱼忘筌这一成语便由此而来。
21.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庄子·让王》
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22.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2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24.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
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25.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掉自己。忘己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天人合一。
国人忘己、无己、忘我,西方人强调人的主体性、人格、自我。
26.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27.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尽。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28.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庄子骈拇》
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更多孟子名言敬请 惠施说:“伉俪多年,同床共枕,她为你养儿成人,自己送走青春,老了,死了。你看得淡,不哭也行,可你,唉,竟然敲盆唱歌。你不感到做得太过分了吗?” 庄子说:“你说错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伤。但我不能一味的受感情支配,还得冷静地想想呀。我想起从前,那时她未生,不成其为生命。更早些呢,不但不成其为生命,连胚胎也未成。更早些呢,不但未成胚胎,连魂气也没有。后来恍恍惚惚之际,阴阳二气交配,变成一缕魂气。再后来呢,魂气变成一块魄体,于是有了胚胎。再后来呢,胚胎变成幼婴,她生下来,成为独立生命。生命经历了种种苦难,又变成死亡。回顾她的一生,我联想到春夏秋冬时序的演变,多么相似哦。现在她即将从我家小屋迁往天地大屋,坦然安卧。我不唱欢送,倒去嗷嗷哭送,那就太不懂得生命原理了。这样一想,我便节哀,敲盆唱起歌来。” 惠施双手奉上一袋赙金,放入瓦盆,暗自骂了一句“活见鬼”,便告辞了。
庄子陪葬庄子快要死了,学生想用很多好东西给他做陪葬。庄子说:“我以天地为棺椁,以时间为连璧,星辰为珍珠,万物是可以作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够多吗?哪里还用着加上这些东西!”学生说:“我恐怕乌鸦老鹰的吃您的遗体。”庄子说:“在地面上被老鹰吃,在下面被蚂蚁吃掉,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这是多么偏心啊。”
庄子独见
—胡文英
群雄逐麤。世事蜂起。而干王事者奔驰。夫子穷年以干二十余君。而无所得。韩非子言。上古争之以道德。中古争之以礼义。今世争之以气力。战国竞起。梁惠王落国之君。而孟庄皆辩于前。吾辈度之何二人无相遇乎。假令申辩亦必有惊天地之文。庄子之为文。岂其冷热乎。而孟子独以傲世哀怜。其旨俱不得行。曳尾于涂。不蕲乎千年。老氏云。以其无争。故无所争。然庄子也毁弃。竞得传于世。忤其衷乎。胡绳崖庄子独见。识之者廖廖。抑其不传也。或其不得传也。观其序。则不意终于此而付梓。已失庄之一义。读独见当自后起。先识略论及读庄针度。而仅一略论为上。冷眼热肠之句乃其读法。至为胡子之发见。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眼冷。故是非不管。心肠热。故感慨无端。虽知无用而未能忘情。到底是热肠挂住。虽不能忘情。而终不下手。到底是冷眼看穿。漆园之愤慨。寄乎逍遥。至大无外。至小无内。郭注云。小大虽殊。逍遥之意。其旨一也。成玄英疏云。鲲为鱼子。庄以为大。岂齐物乎无小大乎。庄周梦蝶。自在无迹。道非吾辈可探悟。耳濡目染。流毒于身。实叹然无已。胡绳崖独见独以内篇为详而卑外杂。岂辩之太精乎。既道之无外愈下。何不扬其波而自醉。其于字识句法亦多所附会。今去战国悠远。不可证者实多。故读庄之径。岂相视一笑。莫逆于心之谓乎。田子方二二云。目击而道存。道既存。哪管它粗卑低下。字句奇谲。吾辈自可体会。至起落逐转之法。乃至串接伸缩之势。今胜古也。故不足道。然有不可道者。道之存焉。今犹古也。古非今也。徐无鬼云。郢人失质。是其谓也。骀宕奇句。乃诸子所喜。而庄叟为甚。此正蜂起独特。热肠之意乎。故此世多自娇拟。而非其真情所谓冷热。肚腹澎湃。岂可为世人道。惟稽阮太白坡仙诸公。乃可道也。稽阮得其形。故放浪形骸而沈溺。太白坡仙得其髓。故掷言无忌而自得。玉山将崩。鲲鹏入诗。奋而飞。直摩云翅。了无斧痕。大匠自取。故不可传。诸公不可学处正在于兹。惟尊之而已。殆至民国。大师辈出。叔雅驱驰。才子遂绝。自此世更无。那可知才论世也。余鄙陋末学。辩独见犹不可得。其字多混杂。如于于不可分。修修略畧证证通用。岂有长吉之锦囊乎。然其辩析一旦言史诗则多有所误。读者当自鉴。然古之所学定有所限。如天地十二云。横目之民。胡解为。惟圣治故民得其视颠颠而横其目也。是耶非耶。盖华阳国志有云。蜀故有横目之民。三星堆之考古。岂之谓乎。故胡子之说。比会独犹如其言此世之觧也。观胡绳崖之辞。纯以儒说为基。故多有圣王之附。漆园既亦运斤如风。尽垩而不伤。嘻。其技之至七巧乎。非。此大道无内也。庄子之世。文字繁富耶贫耶。何今世不得其失。等字。余不敏。不得其字。故取原字以敷充数。以待通达者。原书前二序及论略读庄针度素无点读。吾自为之。或有篡讹之处。颇愿大方之家讽证也。当一种美,美得让我们无所适从时,我们就会意识到自身的局限。“山荫道上,目不暇接”之时,我们不就能体验到我们渺小的心智与有限的感官无福消受这天赐的过多福祉吗?读庄子,我们也往往被庄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们还有什么方式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动?这位“天仙才子”他幻化无方,意出尘外,鬼话连篇,奇怪迭出。他总在一些地方吓着我们,而等我们惊魂甫定,便会发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朝暾夕月,落崖惊风。我们的视界为之一开,我们的俗情为之一扫。同时,他永远有着我们不懂的地方,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永远有着我们不曾涉及的境界,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造化钟神秀”,造化把何等样的神秀聚焦在这个“槁项黄馘”的哲人身上啊!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一部《庄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对人类的怜悯!庄子似因无情而坚强,实则因最多情而最虚弱!庄子是人类最脆弱的心灵,最温柔的心灵,最敏感因而也最易受到伤害的心灵……胡文英这样说庄子:
这是庄子自己的“哲学困境”。此时的庄子,徘徊两间,在内心的矛盾中作困兽之斗。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无所适从无可奈何。他有蛇的冷酷犀利,更有鸽子的温柔宽仁。对人世间的种种荒唐与罪恶,他自知不能用书生的秃笔来与之叫阵,只好冷眼相看,但终于耿耿而不能释怀,于是,随着诸侯们的剑锋残忍到极致,他的笔锋也就荒唐到极致;因着世界黑暗到了极致,他的态度也就偏激到极致。天下污浊,不能用庄重正派的语言与之对话,只好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来与之周旋。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对这种充满血泪的怪诞与孤傲,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
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白癜风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