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先辈留与后人的智慧宝典。中国传统家训精深宏富,是中国家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今日精选古人20则经典家训,与大家分享。一、孝亲敬长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父母罔极之恩,同于天地。——摘自黄庭坚家族《黄氏家规》译文:人们都有祖宗,就像流水有源、树木有根一样,这不能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与天地一样没有边际。父之所贵者,慈也;子之所贵者,孝也;兄之所贵者,友也;弟之所贵者,恭也。——摘自《朱子家训》译文:当父亲所珍贵的是“慈”,疼爱子女;当儿子所珍贵的是“孝”,孝顺父母;当兄长所珍贵的是“友”,爱护弟弟;当弟弟所珍贵的是“恭”,尊敬兄长。二、修身养德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吃紧在尽本求实,切要在潜消未形。——摘自《章氏家训》译文:不能存猜忌怀疑别人的心,不要听不利团结的话,不能干引起公愤的事,不要有贪图公众利益的行为。最要紧的是实事求是、以诚为本,要将不良行为及早消灭在萌芽状态,切不可发展成恶习惯。其道维何?约言之有四戒四宜:一戒晏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摘自《纪晓岚家书》译文:教育孩子应有哪些原则呢?简单地说有四戒四宜:一不准贪睡;二不准懒惰;三不准奢华浪费;四不准骄傲。既要遵守四戒,又要规劝四宜:一要勤奋用功,多读圣贤书;二要尊师重道,才能学有所成;三要博爱众人,心胸宽厚;三要节俭、规律饮食,不贪嘴。三、读书治学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摘自张英《聪训斋语》译文:读书可以增长追求世间法则至理之心,是颐养心性的第一等事。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摘自《颜氏家训·勉学第八》译文:通晓六经要旨,涉猎百家著述,即使不能增加个人的道德操行,劝勉世风习俗,也不失为一种才艺,能够用来自谋生计。俗话说:“积有千万资财,也不如身怀小技。”各种技艺中容易学会而又值得推崇的本事,没有超过读书的。世人不管是愚蠢还是聪明,都希望广交朋友,见多识广,但又不肯读书,这就好比想要吃饱却懒得做饭,想要身体暖和却又懒于裁衣一样。四、勤俭持家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摘自朱柏庐《治家格言》译文:人吃的每一粒米饭,应当想到它来之不易;人穿的每一件衣服,要时常想到它在制作时的艰难。富家儿一败涂地,皆由不知节用而起。——摘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治家》译文:有些富贵人家的孩子,之所以后来失败地一塌涂地,都是因为不知道节约用度而造成的啊。五、审慎交游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摘自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第七》译文:与善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芝草兰花的屋子中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芬芳起来;与恶人相处,就像进入满是鲍鱼的店铺一样,时间一长自己也变得腥臭起来。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富贵不可遗故交,贫贱亦当存旧谊。——摘自《毗陵庄氏族谱·训诫》译文:功成名就以后,不要忘了老朋友,贫贱时也要维持好彼此之间的友谊。六、好善乐施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摘自陈继儒《安得长者言》译文:人活在世上一天,如果能够听到一句善言,或者见到别人做一件善事,或者自己做一件善事,那么这一天就算没有白白度过。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摘自郑板桥家书《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译文: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如果有穷亲戚朋友到家里来,要先泡一大碗炒米递到他们手中,用一小碟酱、生姜来下饭,这都是最能温暖老人与穷人心灵的好东西。七、言行审慎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摘自《朱子家训》译文:不要随便议论别人的缺点;切莫夸耀自己的长处。对有仇隙的人,用讲事实摆道理的办法来解除仇隙。对埋怨自己的人,用坦诚正直的态度来对待他。别人有小过失,要谅解容忍!别人有大错误,要按道理劝导帮助他。居处须是居敬,不得倨肆惰慢。言语须要谛当,不得戏笑喧哗。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自取耻辱。——摘自朱熹《训子从学帖》译文:平日的仪容举止一定要恭敬端庄,不得放肆怠慢。说话一定要得当,不得嬉笑喧哗。凡事要谦恭,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八、助困扶弱又有余,则以周给邻族之贫弱者,贤士之困穷者,佃人之饥寒者,过往之无聊者。——摘自陆九韶《家制·居家制用篇》译文:如果还有剩余,那么可以用来周济给邻族贫困残弱的人、穷困的贤良之士、饥寒困顿的佃户或者贫苦无依的流浪人。夫丰余而不用者,疑若无害也。然己既丰余,则人望以周济,今乃恝然,必失人之情。既失人情,则人不佑。——摘自陆九韶《家制·居家制用篇》译文:那些富有而积财不用的,表面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害处。然而,你既然富有了,人们就会期望你能够周济他。现在如果漠不关心,必然会有失人情。如果失了人情,那么别人便不会再帮助于你。九、诗礼传家闲每劝人为善乐,贫惟教子读书勤。——钱大昕“教子联”译文:日常生活中要积善行德,助人为乐;即使生活穷困,也要教育子女勤奋读书,钻研学问。无忘祖宗淳朴之遗,相勉以孝悌,而勿流侈靡,以致后不能继。——摘自钱大昕《钱氏祠堂记》译文:不能忘记先人朴实厚道的训言,家人间要互相勉励,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生活上不要追求奢靡,以导致家业难以为继。十、胸怀天下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摘自《钱氏家训·国家篇》译文:利益得在自己一人就不去谋取,得在天下百姓就一定去谋取。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融彻于心。——摘自左宗棠家书《与孝威孝宽》译文:天地、百姓、万物,都与自己息息相关,理应勇于担当责任;时间、空间、过去、未来的发展规律,都在心中融会贯通。系列文章推荐
梁启超:有钱的家庭,千篇一律;有趣的父亲,万里挑一
陈道明人生自白:行而正难,思无邪难上加难
断舍离:50个原则让生活变得极简而且有意义
《红楼梦》诗词合集:万千悲喜,终归一梦
宋词极简史:27首名作,唱尽大宋王朝年
苏轼: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老树画画:小荷一两朵,老酒三四杯,我知有我在,管他谁是谁
四大名著最经典20副对联,智慧满满,滋味万千!
30句老话,说尽人生百态: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50部世界名著浓缩成50句话,耐人寻味!
左宗棠:能遭天磨乃真汉,不招人妒是庸才
国家强大,不是靠历史赋予的机遇,而是靠人心赋予的力量
如何有效摆脱瞎忙状态?此文给你精确答案,太受益了!
梁漱溟:思维的八个层次,你在哪一层
《增广贤文》精华48句,悟透人生!
康熙家训:不想养逆子,就一定要让他吃这五种苦
越活越年轻的12个好习惯,请逼自己养成!
《荀子》经典10句:高情商的人,都很注意这10个细节
《山海经》中的10个美丽传说,你听过几个?
活着,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
古人10则家训,经典中的经典
钱钟书先生最幽默的50句话,隽思妙语,回味无穷!
让人静心不生气的24句话
苏轼诗词句,无法忘怀的经典
王蒙:有些人知道挺多,但没脑子
九首古诗,说尽了世间最美的友情
林语堂
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不要只是路过,记得留言交流
懂得分享的你最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daoqicar.com/xzmy/165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