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名言 >> 高考放弃语文6分默写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上高中的时候,经常听语文老师说:“背诵这6分是送分题,必须保证一分不差“,相信大家也是一样。
可也有很多同学不理解,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背70多篇古诗词、记上千个晦涩且字形字音相近的字,却只为得到6分。
这样真的划算吗?
为什么不利用这些时间多做做数学题,刷刷物理呢?一道选择题的分数就赶回来了!
你是不是也这样认为呢?
那些放弃了语文6分默写题的人
后来怎么样了?
曾经有这样一个话题征集:那些语文考试中,放弃了6分默写题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一位叫
絮儿的过来人这样说:当年的自己,也是天真地以为,花上百个早自习的时间与精力去挣这6分,太不划算了。哪怕扔掉这6分,还有分呢。
可后来的结果是,语文的另外的分数并没有增多,这6分也没抓住!
语文老师把我叫出去,教训了我一顿:他说考试时,并不是说你手里有分的卷子,会扣多少分;而是这份卷子你的初始分数只有0分,在此基础上,你有把握能得到多少分?
这6分是你只要背了就能得到的,如果还要放弃,那些即使努力学了也不一定能得到的分数,你如何能够保证能得到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
6分默写题到底检验的是什么?
你以为只有这6分默写题,在满分分的高考试题中,显得微不足道吗?
事实上,有很多题都是类似的!
你高中三年背了多少篇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最后考的也不过是10多分的题目;
数学中一个选择题考察的那个知识点,又花了多少章节的时间?刷了几百道题才做到融会贯通?
你高中学了成百上千个公式,背了上百遍的历史大事表,其实最后也是多得1分、2分!
高考的结果,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砖一瓦慢慢搭建起来的。而这6分默写题就是那一砖一瓦。它对你的语文成绩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对你学习态度、心智的磨练。
如果你今天放弃了这6分的默写题,那么明天的5分选择题是不是也可以放弃,后天的10分客观题是不是也要放弃了呢?
你知道高考中最失败的人是哪种人吗?
不是那种学了却学不会的人,而是那种简单的不愿意学,难的又学不了,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找借口退缩的人。
另外,大题看起来那么高的分数,它对你的考查是综合性且全面的,为了得到那10分、20分,你付出的努力也绝不少于背诵。
这6分的默写题真的就那么难吗?
6分的默写题,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想要放弃?相信不全是看不上这6分的成绩吧,毕竟高考一分就意味着超过一操场的人!
那么,就是很多同学都觉得这6分拿到其实不容易。
对于需背诵篇目的学习,一方面应该是带着理解去记忆,这样会让记忆更为深刻;另一方面,是需要你看到背诵篇目和诗词鉴赏、文言文翻译和写作的相辅相成。背诵的时候,要有意识地去将所背诵篇目和其他版块结合。
其实,这6分并不是枯燥无味的,也可以是很有意思的。
11月5日,湖北恩施。宣恩县第一中学高三学生自发站起来背诵,前排一男生背书十分投入,大汗淋漓。部分网友看到后评论:“一顿操作猛如虎,试卷下来二十五”。对此,班主任回应:“现实是,这个孩子从班上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行列到现在稳居班级前三,一本妥妥的,努力还是有用的。”
看到那些批评、嘲笑他们的人,想说:真正应该受到嘲笑的,不是认真读书的人,而是那些连6分默写题都没有勇气去面对的人!
洒下青春的汗水,给自己一个难忘的学生时代,这会是现在的你们送给将来的自己的最好礼物。
你的努力不是为了成为别人眼里的谁,你只应成为自己眼里的那个满意的、不被自己轻视的人。
情景式默写
这6分能不能拿到,做做下面这些题试一试吧!
1.李白诗喜用“清酒”,如其《行路难(其一)》中的“金樽清酒斗十千”,杜甫诗常用“浊酒”,如其《登高》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清一浊,可看出二人现实境遇和生命情怀的不同,清浊之殊,恰是仙圣之别。
2.王充《论衡》中有言:“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荀子《劝学》中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八个字与之意思相近。
3.唐代马总在《意林》中写道:“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表达。
4.《中庸》中写道:“行远自迩,登高自卑。”同样的意思,荀子在《劝学》中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来表达。
5.《庄子·秋水》篇有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逍遥游》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6.李商隐诗云:“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些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7.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著名的“三不足”论断:“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种精神与其《登飞来峰》中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可以说是一以贯之的。
8.中国古典诗词中多有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如王勃《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又如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再如李煜《虞美人》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也均包含此哲理。
10.真正的爱情可以超越时间,正如秦观《鹊桥仙》所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正的友情可以跨越空间,正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所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6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