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刘邦得管秦始皇叫大哥

发布时间:2022/5/10 9:36:25   点击数:
作者:崔涛连续日更76天

因为打算逐渐减少对手机的依赖,而上大号的时间是“重灾区”,

自定下计划以后,就“以书代phone”,每次出恭,都带本书去。

最近在看的,是一本写秦末汉初的书。

书分上下两册。

一曰:秦崩,一曰:楚亡

上册谈战国至秦一统中国,而后秦失其鹿。

下册是耳熟能详的楚汉相争,刘项的对决。

书中谈了很多被忽视的细节,或者违背以往直觉的史实。

很有意思,特摘录几例于此。

一.

秦始皇和刘邦,两个王朝的开国君主。

直觉上这俩是两个时代的人,至少,从年龄上讲,刘邦见到秦始皇得叫声叔叔。

事实上,秦始皇只比刘邦大三岁。

二人完全可以兄弟相称。

二者生命中相互重叠的时间,长达四十七年。

以前语文课学过一篇文章《劝学》

作者是荀子。

荀子活得比较长,所以他和刘邦在生活的时空上也有很大的交叉。

本质上说来,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

经历过同样的战国纷争,可以猜测一下,他们或许有着相同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二.

赵高不是太监。

非但不是太监,他还是有后代的人,膝下有女一人。

赵高被传为太监,是历史不断被加工的结果。

东汉以前的典籍里,没有谁说过他是太监。

《史记》里提到他是“宦人”,有“宦籍”。

但那时候的宦人≠宦官。

秦汉时代的宦人是指在大内之内任职的人,

好比今天在中南海里面工作。

但太监不就在宫中服务的吗?

关键是,赵高的职务是:中车府令。

这职位有多特殊呢?

秦始皇出行的交通安排,全由赵高负责,

而且赵高是亲自为秦始皇驾车的人。绝对的心腹。

秦国的法律对这一职位有很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车技高超,还得武艺超群,

简直就是皇帝的“私家司机+私人保镖”。

哪个太监能这样文武双全?

三.

前面提到的荀子,

如果以他为交际网的中心,能引出好几位著名的历史人物。

荀子曾经周游列国。

他到了楚国的时候,认识了一位著名的公子——春申君。

春申君欣赏荀子的才华,

于是认命其为兰陵县的县令。

春申君死后,他隐居著书,名声闻于天下。

吕不韦当初组织人编写《吕氏春秋》的时候,

第一个想着去邀请荀子。

但荀子年事已高,就推荐了自己的一个学生。

这个学生当初听闻荀子名声,远来拜师,随其学习。

年轻人到了吕不韦门下,很受其器重。

很快被推荐到秦始皇身边当秘书长。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秦帝国的丞相——李斯。

荀子当然不止这一个学生。

李斯的同学中有一个官二代。

他有口吃,说话不利索,不能像李斯一样去游说列国。

于是他只能写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后来他步李斯后尘进入秦国,

却不想被李斯陷害下狱,最终身死其中。

对,他就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子。

崔涛

全国人民的1块钱合起来就不得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684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