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名言 >> 荀子日课丨通忠之顺,权险之平,祸乱之从声
每天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我们开始《荀子日课》第讲《臣道篇》的学习。欢迎留言交流。
通忠之顺,权险之平,祸乱之从声,三者,非明主莫之能知也。争然后善,戾然后功,出死无私,致忠而公,夫是之谓通忠之顺,信陵君似之矣。夺然后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然后贞,功参天地,泽被生民,夫是之谓权险之平,汤武是也。过而通情,和而无经,不恤是非,不论曲宜,偷合苟容,迷乱狂生,夫是之谓祸乱之从声,飞廉、恶来是也。传曰:斩而齐6,枉而顺,不同而一。诗曰: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此之谓也。(《荀子·臣道篇第十三》11)通忠之顺,权险之平,祸乱之从声,三者,非明主莫之能知也。使忠诚不至壅塞而达到通畅,之,到。改变危险的局面而归于太平,祸乱必伴随随声附和君主而来,这三种情况不是明主是不能明白的。昏君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残害忠良,以至于身死国灭。倘若,你所追随的领导英明,就不用不用考虑太多,担心受委屈,只需要按照下属的高标准去展示自己就可以了。争然后善,戾然后功,出死无私,致忠而公,夫是之谓通忠之顺,信陵君似之矣。谏诤然后才能使君主向善,违逆君主然后才能为君主立功,出生入死而没有私心,尽忠而公正。这叫做通忠之顺,信陵君类似于这种人。夺然后义,杀然后仁,上下易位然后贞,功参天地,泽被生民,夫是之谓权险之平,汤武是也。夺取君权,然后才能实行道义;诛杀无道君主,然后才能实现仁德;君臣交换位子,然后各自归于正道;功业与天地相配,恩泽施于百姓。这叫做权险之平。商汤、周武王就是这样的人。杨倞注曰:夺者,不义之名。杀者,不仁之称。上下易位,则非贞也。而汤、武恶桀、纣之乱天下而夺之,是义也。不忍苍生之涂炭而杀之,是仁也。虽上下易位,而使贤愚当分归于正道,是贞也。过而通情,和而无经,不恤是非,不论曲宜,偷合苟容,迷乱狂生,夫是之谓祸乱之从声,飞廉、恶来是也。明知君主错了却还和他齐心,附和君主而无原则,不顾是非,不讲曲直,苟且地迎合君主,迷惑昏乱、纵情地追求生活享受。这就叫做祸乱之从声。飞廉、恶来就是这种人。传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诗曰: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此之谓也。古书上说:有了参差才有整齐,有了委曲才有顺从,有了不同才有一致。《诗经》中说:接受下国所贡的大小珠玉,为天下诸侯树起大旗。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啊。缀,表记。旒(liú),挂在旗帜边缘上的装饰品。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