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曾子的政治思想,您了解吗

发布时间:2021/1/18 6:58:03   点击数:
政治思想

在政治上,曾子吸取孔子做官失意的教训,一改孔子辱身求仕的做法,重人格讲气节而轻做官。因此,他一生从政经历很少,但也提出了不少治国主张。

1关于政治的基本问题

1、以民为本

民众是国家的根本。在这方面面,孔子有句千古至理名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曾子则进一步指出:“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得到民众的就得到国家,失去民众的就失去国家。纵观历朝历代,横观整个世界,国家的兴亡,最终起决定作用的都是民众。

2、仁政德治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论语?为政》)。曾子则强调:“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君子想要喜欢富贵,必须在仁德上下功夫。他又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礼记?大学》)君子首先要慎重地实行德政,有了德政才会有民众,有了民众才会有国土。这就是说,实行德政才会得到民众的拥护,才会拥有国家。为此,曾子提出以义为利的国策。他说:“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礼记?大学》)国家不应把财利作为根本利益,而应把仁义作为根本利益。

3、选贤用贤

曾子说:“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做国君有个大原则,忠厚诚实的人一定要得到他,骄横放纵的人一定要丢弃他。忠信是德,曾子重德,用人唯德,也就是用人唯贤,这就是曾子的用人路线。做大臣的坚持这一路线,发现贤人就应该举荐,而且要把“贤”过自己的人举荐到比自己更高的位置上;发现不好的人要斥退,而且要斥退的远远的。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礼记?大学》)发现贤人不能举荐,或虽举荐了却不能让他处在自己前面,这是怠慢;发现恶人不能斥退,或虽斥退了却不能驱逐到远方,这是过错。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有慧眼,还要有博大的胸怀。这一点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

2关于治国的基本职能

1、发展生产

儒家对经济的论述不多,但也不是不注意发展经济。曾子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生发财富有个正确的方法,要使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勤奋,消费的节省,那么财富就可以经常充足了。此言很富有经济学色彩,浅显易懂而勿庸置疑。简言之,就是开源节流,这仍是我们今天理财的原则。怎样才能使生产的人多、生产的勤奋呢?

曾子说:“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礼记?大学》君子首先要慎重地实行德政,有了德政才会有民众,有了民众才会有国土,有了国土才会有财富,有了财富才会供给使用。曾子在此为治国者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发展经济之道;先要有德政,有了德政民众就会积极发展生产,这样就会得到财富。也就是“德政——民众——财富”三部曲。

2、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266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