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你肯定不知道法家吴起竟是孔子徒孙诸子百家

发布时间:2021/1/22 2:45:20   点击数:

春秋到战国时代,维持周王朝的宗法封建体制逐渐崩解,诸侯征战不休、兵火联结、民不聊生;原本贵族专属的各种学术、知识向民间扩散,急剧变化的社会形势,促使不少学者思考解决问题之道,因此而迸发了各式各样的学说,史称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汉书》的《诸子略》中记载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序言中提到的儒、道、阴阳、法、名、墨等。至于各家的主张,很容易就可以查询,所以本文的重点在于这些学说互相之间的关系及产生的社会背景。

上一篇中和大家分享过,诸子百家几乎都逃不开儒墨两家的大范围,所以还是需要从儒家的变迁说起。

一、法家和纵横家的兴起

纵观孔子一生,虽然他博学多才,精通六艺,但从来不会以此来博取贵族们的青睐,从而获取名声与官职——他的志向在于经世致用、在于世道人心;这应该就是他口中的君子儒的精神。而在他死后,随着封建体制的进一步瓦解,儒家日趋消极,失去了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如子夏、曾子等。

终究,消极的雾霾逐渐散去,又重新回到了积极进取的道路之上,就是后来所谓的法家。如主导变法让魏国称霸战国前期的李悝,又如在楚国主持变法的吴起,都是典型的代表人物。很少被人提及的是,李悝是子夏的弟子,吴起是曾子的弟子,按照辈分来说,他们都得称呼孔子一声师爷……

法家可以看作是儒家强调秩序精神的极端派。

李悝、吴起、商鞅等主持的各国变法,极大的削弱了封建世袭贵族的势力,同时也遭受到了守旧贵族们的疯狂反扑:商鞅在支持变法的秦孝公死后,被秦国贵族杀死,所幸变法仍旧持续,吴起同样被楚国贵族势力所杀,变法也遭到废止。

或许是被他们二人的悲惨命运吓到了,平民流官(相对于世袭贵族而言)势力中分化出一派,变的“明哲保身”了那么一点点,同时互相之间遥相呼应,以确保身家地位不被侵害;这就是纵横家,张仪(张仪和苏秦的事迹,不少学者怀疑有杜撰成分,其中苏秦尤为不可信)、公孙衍都是典型的代表人物。

甚至有时候,这些平民学者的声势,可以对抗各国君权。

二、诸子综述

伴随着贵族势力们的日渐衰落,平民学者们的目光,已不再像早期儒家、墨家那样那么重视他们,而是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268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