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每日一练2018国编考试1214
用心为师,专心为您
(千喜)
千喜教育
国编交流群:(新)
国考面试群:(新)
教师资格证:(新)
咨询/喜妹8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丰和大道正荣大厦A座18楼
喜妹:
昨天投票最多的是第4题哟,快来快来,大家一起听讲解吧!(文末投票继续哦~)
4、智力的个体差异性并不体现在()上。
A.发展水平的差异
B.发展类型的差异
C.发展早晚的差异
D.发展各民族的差异
1.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这句话提示教师()
A.尊重和欣赏学生
B.对学生严慈相济
C.对学生因材施教
D.团结和关心学生
A。看到学生的优点才能更好地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对应的体现就是要尊重和欣赏学生。
2.西方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专著是()
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漫话》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D.年捷克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它标志着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
3.个体身心发展的“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以下不属于“外铄论”代表人物的一项是()。
A.华生
B.荀子
C.孟子
D.洛克
C.孟子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4.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A.略
5.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
C.教育内容
D.教育思想
A.教育目的,就是指教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效果,它反映人们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教育目的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6.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这是()的观点。A.宗教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文化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7.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为()。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中学生期
B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时期,又称学龄中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它是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一个过渡阶段。
8.影响迁移的因素有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和()。A.学习方法B.学习定势C.学习时间D.学习内容
B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多种,如年龄、智力等;但最基本的影响因素有三种,即相似性、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学习的定势。所以本题选B。
9.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C.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D.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环境
C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10.“学而时习之”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D“学而时习之”强调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体现的是巩固性原则。
千喜教育
长按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