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冯岽智把根留住试谈楚篆与金文书法

发布时间:2020/8/17 19:56:43   点击数:

在展厅文化刺激下,为适应当代审美需求,名家大都把楚简原本的单纯尖起尖收的用笔增加了逆入平出的中锋古法运用,而使线条中段更加厚实。如果说商周金文是篆书中的碑派,那么楚篆(尤其是楚简)就是帖派,其更强化了用笔的首尾动作,且顿挫节奏感更强。

在深研经典的基础上,当代名家熔铸了个人独特气质和对于文化的修炼,在楚系篆书的探索上各自做出了宝贵的探索,给后学者提供了大量好范本和值得启发思考的空间。

如周斌立足于故乡信阳长台关简策,字形修长壮硕,婀娜多姿,线质温润圆厚,既有方圆对比和排叠变异的装饰性技巧运用,又不过分张扬,观之有肥马轻裘,锦衣玉食之相;而高庆春则恰好相反,整体字形偏扁,其在用笔上猛利沉实、厚拙,在字体结构上则不拘金文、汉简、帛书成法,且有隶化之倾向,谋篇布局浩浩落落,妙裁合一,大有黑云压城城欲催之势;仓叟李刚田先生则以本乎小篆之立场去改造楚篆,端严朴实,温厚平实,文质相含,一如其印风,作为国内上个世纪起即留意挖掘这种书法资源的开拓者,发楚系书风之滥觞,厥功甚伟;中州少孺许雄志先生以其招牌筑锋动作对于硬毫短锋的独家杀手锏使用,以对简帛书的深刻理解,把这种古奥晦涩的书法写得明快大方又颇具现代装饰情趣,其用笔爽利劲健、线条一如盘钢屈铁之顽强,戛戛独造,卓荦不群,大量点、圆弧、方块及并笔的穿插运用,使其作尤其是多字数作品,观之酣畅淋漓,庄严肃穆,有黄钟大吕之交响史诗气场。山东陈靖在详察郭店、远山、望山之基础上,似侧重于候马盟书之结合,用笔劲健灵动,风格隽逸率真,别具一格;出生于河南又多年于西北戈壁沙场从戎的赵山亭则写得浪漫妖娆,用笔纵横捭阖,字法娴熟;董江源在遵循古法基础上强化宿墨的运用,谢国启的简约空灵......真个是姚黄魏紫,各领风骚。

自九届国展以来,全国书法界同道似乎意识到学习楚篆是为捷径,竞相楷模,一度有繁荣之势,然而由于大批作者根基不牢、盲目跟风,而使作品呈现花哨浮薄、线质空洞、意蕴浅显之感,所以到十届国展似乎又有回归金文之趋势,究其原因,我认为忽略了篆书源流的认识和资源的深层次挖掘,作为彰显中华民族正大气象的金文,其线条的浑厚苍茫,雄强朴茂,雍容典雅,古拙凝重诸多气质都值得我们通过大量的练习去品味体察。

以凝练沉拙的金文气质去充实雅化楚篆我以为是当前比较可行的探索之路-----把根留住!

?书家风采?

冯岽智,年12月生,河南省商城县人,中国书协会员、信阳市书协副主席,常州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信阳师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汕尾市华山书画院特聘副院长,和州书法院副院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商城县书协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商城书画研究院院长,简社社员,宏柏七子书法群体成员。曾参加年河南省书协第二期青年书家高级读书班学习。

作品获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提名奖、入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作品展、首届全国篆书展、全国第三届扇面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普洱茶乡艺术节全国书法展、纪念老子诞辰周年全国书法展、全国第六届新人展、全国第二届隶书展、语文报杯全国教师书法大赛(国家级三等奖)、年龙岗杯国际书法展、华鹏飞杯电视书法大赛(优秀奖)。

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佳作奖);

纪念孔子诞辰周年儒家文化书画展;

第二届全国书画院作品联展(并获第二届徐悲鸿奖“百佳书画家”称号);

首届“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展(优秀奖);

第三届“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展提名奖;

“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大赛第六届银奖,第七届铜奖。

“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中国书法百强榜提名奖;

“神奇安泽·荀子故里”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

首届“黄金叶”全国中青年书画学术邀请展学术奖;

“百年兰大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中国书法百家精品展;

书法海选“书坛新秀金奖”;

“兴凯湖之春”全国百名获奖书家精品展;

应邀参加“宝地杯”-书法风云榜

“褔星惠誉杯”全球华人书法作品展三等奖

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全国书法展提名奖。

第三届信阳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印象周宁高山茶“全国楹联书法大赛银奖

转发分享,截图发至后台,幸运读者均可获赠下附精美书法小品一件

冯岽智

赞赏转给原创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138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