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现在我们都说弘扬国学,那究竟国学是什么我

发布时间:2021/3/30 13:25:17   点击数: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欢迎来到知否小苑

什么是国学?

广义的国学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我们要知道的是国学、经学≠儒学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国家之学,也是国人之学。古代中国的国家观念是不断变化的,但无论怎么变化,都可以称之为中国或华夏。也就是说,国学应当是中国或华夏历朝历代学术文化之总称。从历史来说,国学不能局限于儒家之学,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儒学只是与道、墨、法等诸家相并列之一家学说

国学的分类

按四库分:“四库全书”的分类方法,它把国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

(1)“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经》

(2)“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通史,如司马迁的《史记》

(3)“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如儒家的《荀子》

(4)“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个人的称为“别集”,如《李太白集》

按属性分:按内容属性分类

(1)义理之学,阐明事物道理,也就是哲学

(2)考据之学,从事历史研究,也就是史学

(3)辞章之学,从事诗词散文以及章奏、书判等实用文体创作的,就是文学,及今天所说的文史哲等社会科学。

看了这么久的理论想必你们也有点乏了吧,那我们就从国学精髓中的一句来说个小故事吧。

《树欲止而风不静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有人在哭,哭声显得有点悲哀。于是对着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于是乎,赶着马车寻声到了前面,看到一个不同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于是孔子下车,上前问到:“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您现在并不是在服丧的时候,为何哭的如此悲伤呢?”那人回答说:“我叫丘吾子,我此生有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是已经追悔莫及了。”孔子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可以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列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去世了,这是我的第一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的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的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有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侍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1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因此,丘吾子便投井自尽。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该记得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是无法重现的幸福。趁父母还健在,为父母尽一份孝心吧!

国学传颂经典,每周一篇小故事,了解中国经典文学,我们下周再见~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327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