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人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自私的基因带你从

发布时间:2022/7/1 15:12:32   点击数:
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26/4629688.html
关于人性的本质是善是恶,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儒家学派中两大代表孟子与荀子就有着针锋相对的观点。于孟子来看,人天生就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因此他主张性本善,而荀子则认为人天性中就有无数弱点,比如贪嗔痴爱怨憎,所以他主张性本恶。不管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它都有一定的依据,因此这个争论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统一的答案。如果自私是人性恶的一个面,而利他是人性善的一个面,我们思考人到底是自私的还是利他的?我们可以从《自私的基因》去了解,看一看从生物基因角度如理解人是自私还是利他。《自私的基因》于年首次出版之后便畅销全球,是20世纪百大经典名著之一,是一部不仅在基因领域更在社会科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典作品。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识自己?《自私的基因》以充满想象力的叙述回答了这些重要命题。道金斯在本书中提出大胆创见: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复制、变异和淘汰这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大千世界所有生命现象的林林总总。《自私的基因》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世界观。道金斯在书中将进化论从基因层面升华至文化层面,创造了“觅母”(meme,即文化基因)这一新型的复制因子名词,特指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文化进化,并提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因子的暴政。道金斯认为,生物的个体和群体只是基因的临时承载体,只有基因才是永恒的,基因既是遗传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而且,基因的本质是自私的,它们控制了生物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目的就是为了使基因本身能更多、更快地复制,只要能达到这一目的,基因是无所而不为的。不同的基因组合在一起,是基因之间的一种互相利用,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复制。不同的生物运载着不同的基因组合、好的组合使所包含的基因都能成功地扩增,承载这些基因组合的生物也能兴旺发达,而不好的组合会导致所包含的基因的扩增不那么成功,承载这些基因组合的生物也会衰亡。这就从基因的自私性这一方面说明了生物的兴衰史,亦即生物的进化。“自私的基因”的观点同样能说明很多生物的行为,竞争性、争斗性的行为当然是可以追溯到基因的自私性,就连“利己主义”与“利他行为”也是自私的基因在作祟。在“利己”与“利他”两种可选的策略中,哪一种能使更多的基因生存和复制,生物就会选择哪一种策略。生物间出现的利他行为,其出发点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即:帮助别人是为了别人能帮助我。道金斯在书中举了不少这方面的例子。比如,海洋里有若干种小鱼虾,靠为大鱼做清洁工作来谋生。大鱼张开嘴巴,让小鱼游进游出为它剔牙、清理鱼鳃,小鱼借此而美餐一顿。这种共生现象就是生物界的互助行为,但是互助的初衷不是出自于利它美德,而是自私本性。那些永远张口就吃掉小鱼的大鱼,最后也许就死于寄生虫感染;而那些不做清洗工作、趁机咬上一口就溜的小鱼,也许更有可能被惹急的大鱼吃掉。经历无数次的博弈,只有互相合作的个体才得以代代繁衍,生存至今。也就是说,凭借自私的本性,同样可以演化出利它的行为。本周书籍:《自私的基因》,带你从头了解这个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72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