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农村俗语有钱兄弟亲,没钱你是谁,是否
写在前面:农村俗语“有钱兄弟亲,没钱你是谁”,是否还有现实意义?
在古代,我们的老祖宗留下了很多“智慧的话语”。这些话语,有一小部分,在现代人看来已经“过时”了,但是大部分话语,即使是放到现在,依然有着“醍醐灌顶”的教育意义。比如这句老话“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说的就是“人心不古”的现实,以及普通人对俗世的无奈。但这样的无奈,现在还存在吗?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崭新的社会制度,贫富差距大为缩小,不再是穷人羡慕富人,而是富人羡慕穷人了。到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更是迎来了飞速发展,老百姓的钱包可以说是越来越鼓了,社会生活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很可惜,变化最快的是城市,发展最慢的是农村。所以,农村的经济,相对城市,显得有些滞后。
可以这样说,农村地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的因素;农村地区,是复兴传统文化的最后“靠山”。所以古人的一些俗语,到了现在,在农村地区还是非常流行。不过,农村有些俗语并不是古人的,而是现代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比如这句俗语,小编也没有查到出处,不知道究竟是古人说的,还是现代人说的:有钱兄弟亲,没钱你是谁。
不过,尽管查不到出处,但是很多农村人都喜欢说这句话,特别是每当面对比较“无奈”的现实的时候。因为现在的农村地区,说句实在话,可能比城市里还要“现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农村都是熟人社会,而城市里却是陌生人社会。这两种社会有何区别?熟人社会,要想成功只能靠关系。陌生人社会,可以不靠关系。
在熟人社会,人们非常爱“表现自己”,即使有一丁点小成就,也会吹上天。因为群居生活的人,不比独居生活的人。独居生活(个人主义)的人,自己就是整个世界,所以他们不太关心别人是怎么想的。群居生活的人,别人的看法就是一切。所以很多农村人,活了一辈子,不是享受物质生活,而是希望别人说一声:你真是个好人。
也可以说,农村的文化,是一种比较无私的文化,毫不为己,一心为人。当然了,熟人之间的监督,也促成了道德上的高尚。孟子就主张以道德治国,相信人性本善。不像荀子,主张以法律治国,相信惹人性本恶,这就类似西方文化了。到了现代社会,农村受到“市场化”的冲击,人们不再敬仰宗族里的长老,而是敬仰所谓的有钱人。
所以说,这样的俗语,在农村地区,不仅没有过时,反而更有现实意义了。因为在以前,这样的心理,埋藏在农民心中,并没有表露出来。不过,细心的古人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并根据这个编成了俗语。而现在,已经不是埋藏了,而是放在台面上了。在现在的农村地区,有钱人就是高人一等。所以很多农民用“有钱兄弟亲,没钱你是谁”来表达心中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