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10分钟搞明白诗词唱和什么是依韵用韵
问题:诗词的“唱和”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形式?.......
一、唱和的本意
唱和原意是歌唱时此唱彼和,一方歌唱一方和,例如词牌《竹枝》中特别标出了“和声。”
芙蓉并蒂(竹枝),一心连(女儿)。○○●●,●○△。花侵槅子(竹枝),眼望穿(女儿)。○○●●,●○△。
从词谱中看到,一共只有14个字有平仄符号的标志,可见(竹枝)、(女儿)不是词谱上的字。《钦定词谱》中解释道:所注竹枝、女儿,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
在《诗·郑风·萚兮》中有:“叔兮伯兮,倡予和女。”陆德明释文:“本又作‘唱’。”《荀子·乐论》中也有:“唱和有应,善恶相象。“我们这个年纪的人都知道有一部老电影叫做《刘三姐》,刘三姐的山歌是这样唱的:
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
二、诗词赠答对押韵没有要求的唱和
最早的唱和对于押韵没有要求,只需要在诗意上有所呼应即可,例如柳宗元与刘禹锡之间的唱和。永贞革新十年以后,二人回京没有多久又一次被贬,柳宗元与刘禹锡告别时做了一首七律,《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刘禹锡回了一首《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这两首都是七律,但是对于押韵没有什么要求。柳宗元押青、庚韵,刘禹锡押支韵。
三、元白唱和
中唐时,元稹白居易开始大量地以次韵方式相互唱和,对后世的影响甚大。元稹、白居易分别被贬通州、江州,今天我们发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69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