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孟兵餐厅面积如何定座位数呢
餐饮家人们,今天又是一个美好的一天,感恩有你。
“开一家餐厅,到底怎么设置座位数?”
“我的店有xx平米,到底可以容纳多少个座位?”
“桌子是摆密一点好,还是摆稀一点好?”
“桌子怎样摆才能提高翻台率?”
以上问题相信在座的餐饮人都曾遇到过,座位数设置不合理,既浪费空间,还会影响顾客体验。如何精确计算餐位?星餐君:这里有实用又简单的方法!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战国〕荀子
互联网餐饮头号:想象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你走进一家餐厅,发现了这样几个有意思的现象:
门口能呼吸新鲜空气、沐浴着大太阳的座位非常受食客欢迎,但它的座位不怎么人性,比如烧烤店门口半蹲式小板凳,咖啡店门口的木头椅子,或者拉面店门口连靠背都没有的长条凳;
进门后一些显眼的座位倒是舒服很多了,但你与朋友的对话总会被来回走动的人打断,碰到恶劣天气,你还要承受温度的袭击;
越靠里的位置越不容易被打扰,但私密性强的这里,座位往往不会让你享受进门处的待遇。它或者让你伸不开腿、或者让你屁股硌得慌以及很难挪动。
(位置是靠里了,但你面对着墙愿意逗留多久?)
你发现自己总也找不到一个完美的位置,尤其是跟“效率”沾边的餐厅。
这不是巧合!
餐厅座位跟店内整体的运营效率和顾客体验直接挂钩,虽然说大多数人已具备“多元摆放”的意识,比如让一个空间内座位尽量错落有致,以此满足客人的不同需求,并让店内看上去不那么死板。
(横竖高低各不同)
但关于椅子为什么摆50把而不是把,或者2人桌为什么比4人桌更受欢迎等类似问题,我们显然需要知道更多。客流量将直接决定你的座位数
我们来说说快餐。
“餐厅面积多大,就摆多少张桌椅。”可以说95%以上的餐饮掌柜的座位数都是这么来的。举个西少爷的例子吧,它在五道口和大望路各有一家平米的店,座位数也相差无几,但在产能相同的情况下,大望路每天的营业额却只能达到五道口的60%。
五道口商圈人群多为创业者和学生,整体而言,在吃饭上对速度和性价比的需求更高。但集合更多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的大望路,其人群对吃饭这事儿的要求就更高、也更讲究体验,尤其是西少爷店内使用的一次性餐具,会让商务餐的用餐场景更加缺失。
所以,商圈不同、人群需求不同,营业额就会不同。座位跟餐厅面积并不存在直接关系,反倒会直接受制于客流量。这时候,“多多益善”反而会不好,因为想去你家吃饭的客人,在隔着玻璃往店里看的时候,他已经感觉到了冷清。
(有限的空间内,桌椅该如何摆放?)
某餐饮品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说,3年前,他们家座位几乎也都是按照面积来的,但1个人占着俩座位的情况太多,放个包包、放件衣服什么的你也不好撵,这会造成企业极大的成本浪费。
所以现在,他们首先会看商圈类型,然后是产能,如果产能达不到,多出来的面积宁愿先空着。产能将直接决定你的座位数
这就是说:商圈不赖,来客的问题解决了,但客人就坐后迟迟吃不到菜也不行。
我最近迷恋上了一款餐厅经营游戏《Cookingfever》,它的经营逻辑就是这样,你每升一关、想要赚更多的钱,都必须通过不断升级你的咖啡机、薯条机、烤炉,甚至是汉堡和热狗的面饼来提高产能,然后再靠慢慢的增加座位,以此来达到一种平衡。
否则,当你本末倒置先把座位加的很多、但出餐极慢时,客人的满意指数就会慢慢由绿色变成红色,大发雷霆,最后干脆生气走人。
(座位与产能的微妙平衡)
如何根据产能来推算座位数?以A饺子馆为例。他家店铺位于写字楼附近,因此对出餐速度必须要求高,但为了让客人吃着口感更好,他们主打的还是“手工现包”,并且承诺上餐时间为15分钟。
假设客人中午12:00点完单,那就意味着12:15你得让他吃上,煮的时间是5分钟,也就是12:10必须开始煮,所以包饺子的时间就是12:00—12:10。
翻台率:A饺子馆的忙时分别为中午2个小时和晚上2个小时,包加煮的时间是15分钟,客人吃的时间差不多也是15分钟,那么半小时就可以翻一次,中午和晚上分别就是4次。
他们家1个面案、10分钟时间内能包4-6盘饺子(我们姑且按6盘来算),那么1个面案、2个小时内就能包72盘,按照每人吃一盘饺子的量算,1个面案、2个小时内可以服务的客人就是72名。
面案师数:假设门店预估营业额是2万元/天,中午和晚上各1万元,按照A饺子馆30元/人的客单价来算,那就是中午和晚上分别要服务名客人。那么在分钟的时间内,想要服务个客人,面案就需要配备4.6(÷72)名,座位就需要83(÷4)个,多了少了都不合适。
店铺的座位往往要由预估营业额、翻台率、产能推算而来,它甚至代表了一种承诺,就像你看演唱会时把钱交完了,但保安说人太满不让你进,这感觉比你压根没买到票要愤怒的多。客群定位将直接决定你的座位摆设
同一家快餐厅,开在不同的位置也意味着桌椅要有不同摆设,比如CBD和社区。
通常来说,CBD的2人桌要占到50%,4人桌30%,而比较大的长条桌或者圆桌不会超过10%;但社区则恰恰相反,2人桌的比例占30%,4人桌50%,长条桌或者圆桌也要10%以上。
因为两者的人群发生了变化,即便是同样开在购物中心,大红门的荟聚和西单大悦城的座位也有显著不同,面向家庭的自然会增设更多的4人位,而面向情侣的自然会倾向于2人位或者不占地方的吧台。
(高铁站的凳子跟你平时见的不一样,你发现了吗?)
其体验感也是千差万别。比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这样的连锁快餐,为了吸引眼球会在城市中心开出一些概念店,这里的桌椅很多都会去除规规矩矩的的长条桌、圆桌和椅子,赋予它们更独特的感官体验。
但在机场、高铁这样的枢纽站位置,硌屁股的硬座和方方正正的小桌子差不多要占到90%。
一位快餐连锁店的高管告诉我说,年之前,他们家桌子几乎都是4-6人的长条状,因为这会让顾客觉得舒服、也好打扫,但这几年,店里的桌子几乎全部换成了2人桌,它更灵活、容易拼拆并且不易浪费空间,这在如今的快餐店里也已成为标配。
(丸龟制面的桌子也都是2人桌)
另外,快餐的价格往往亲民,更加紧凑的座位和小巧的桌面,也能让餐厅氛围变得温暖,一顿饭看上去也更丰富。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托盘几乎会占满整个桌面的原因了,就像我们常说的:一人食的情况越来越多了,它其实跟餐厅定位息息相关。
想要提醒大家的就是服务员的重要性了,一个有眼力价的服务员,相当于学生时代的班主任,她懂得如何把你安排在最合适的位置。
正餐厅消费者在餐桌上的使用区域简称客用区,而餐桌的摆设需要结合客用区来进行合理安排。不过由于在国内,餐饮档次不同,客用区的标准也不同。
在此,我们仅简单举例,各位老板可适当调整。
高端行政接待:(政要、外宾、明星或其他高端接待)人均客用区为90-cm或更高。
高端商务接待:(高端商务宴请)人均客用区为80-90cm或更高。
普通行政、商务接待:人均客用区为60-70cm或更高。
中低端餐饮:人均客用区为50cm-60cm或更高。
1.圆桌
一般计算圆桌的数量是按照餐桌的面积以及客用区的面积来计算。
圆周长=直径×3.14
圆周长÷客用区=餐位数
比如一张直径为cm的圆桌,周长cm。用于高端行政接待,可容纳的餐位数是14-16位;用于普通行政、商务接待,可容纳的餐位数是20-24位。
2、方形桌
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桌,例如常见的高端西式接待长桌(回型桌也视为长方形桌)、卡座、普通餐桌,客用区参考值为90—cm,可根据接待级别与宾客喜好定制,不建议相隔太远,以免影响交流。
其中,中低档的客用区参考值为40cm—70cm,可根据自身档次而定。
▲陕西咸阳鼎食代自主音乐涮烤品牌
快餐店据统计,麦当劳单人就餐数占8%,双人45%。其座位设置有两座、三座、五座的,还有一些座位可以分拆、合并。如果麦当劳里可以摆放桌椅的面积是㎡,而座位密度是1㎡,那么这个餐厅就应该要设计个餐位。
又因为两人用餐的占比是45%,所以*45%=91个餐位,然后把91/2≈45,即应摆放45个两人桌。
同样地,三座还是五座也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计算。
注意:每桌消费人数可以统计,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每一次下单做客数统计,然后通过周算或月算,得出比例。
让座位布局更科学1.视觉协调
从视觉上而言,要跟整体风格一致。这就是为什么工业风的桌椅质感十足,中国风的座椅则是中式家具。
2.数量有度
客座数量往往直接影响到经营成本和经济效率,在单位面积内追求最大的客座数量是餐饮类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但必须考虑食客的舒适度,以及工作人员的可操作性。
比如单人用餐所需空间大约是宽度0.6m、深度0.8m;
餐桌与椅子的相对高度是不变的;
用餐区两椅子之间的过道宽度至少要0.46m;
每个餐桌旁边应留1.2m净宽的通道以便收餐;
餐车通过的过道宽度至少要1.5m;
成人就餐所需的基本面积为1.1㎡。
3.布局禁忌
过道、卫生间附近、楼梯口等区域是消费者比较抗拒的地方。要给消费者一个落座的理由并不难,比如设置创意背景墙。
餐注意合理空间设置餐位要先把“非就餐区”排除,包括置物空间、售卖区。座位设定与你的成本投入、资金回报率息息相关。座位跟面积不一定成正比,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客流量。
座位质量与数量同样重要,顾客可以通过桌椅分布、材质风格判断餐厅品质,这些一定与要你的目标客群相匹配。
你是如何规划餐厅内桌椅摆放的?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作为餐饮人的左膀右臂,
我们懂餐饮,更懂餐饮人,
新年来临之际,让我们为你减压。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事业兴旺、家庭幸福、身体健康!
·END·
投稿邮箱:
qq.白殿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