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古诗词一背就忘怎么办学会这5招,成功克服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还有一周就是十一小长假啦!
你们准备在家带娃还是出去旅游呢?我和老沙依旧是等着沙沙回家,天天顿顿不重样的高质量投喂,接受来自爸爸妈妈的爱吧~减肥是不可能滴
好啦,说回今天的话题。
昨天给孩子们录四年级课文时,读到了《精卫填海》,7句话,35字,是一篇短小精炼的文言文。
大人读罢可以理解全文,除了“堙”字较为生僻,但是通过上下文和对故事本身的了解也可以知道字意。这是成年人读古文的方式。
记得沙沙上小学时, 次学的文言文是《两小儿辩日》,回家之后她兴冲冲地告诉我今天学了文言文。
还和我说:原来孔子也有不懂的问题要问小孩子哦。
但是说到老师要求背诵全文后,沙沙耷拉着小脑袋:“唉,要是那些古诗不用背就好了。”
那个时候沙沙6年级,如今部编小学语文教材里 次出现文言文是在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并要求背诵全文。
课改之后,小学一年级课本首次加入了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有古诗文篇,与原有人教版教材比,增幅达80%左右。
放眼望去,还有初中、高中,未来的语文之路上处处都是童年阴影“朗读并背诵全文”。
古文虽优美,一背就喊累,是很多孩子背古诗词时的真实写照。很多时候孩子都会问我们:“这些故事为什么要背啊?有什么意义吗?”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很有名:
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背古诗?
有一个答案甚至比问题更有名:
我不想看到月亮的时候,别人说:“海上生明月,而我的孩子只会说:哇,好大的月亮。”
我不想看到夕阳余晖,孤雁翱翔的时候,别人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我的孩子只会说:“妈妈你看,好大的鸟!”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过也,东窗未白孤灯灭。”
多么妙的意境,诗歌给我们的体会往往就是在特殊情景下的字字珠玑,那或坦荡、或哀愁、或思念、或骄傲的情绪,用四季更迭做笔,用山水云月寄情,用浩汤天下抒臆,如在弦之箭困于胸中不得不发。
只可惜,诗词的美好,只有长大才知道。
虽然孩子们从小接触古诗,但让他们体会到诗词中的意境之美,确实困难。就像我们小时候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还不就是随口就来,哪里体会的到对仗工整和远近景变化呢?
让孩子背诵古诗 的好处就是体会汉语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也会对孩子日后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这需要大量的积累和扎实的基础。
在吸饱了韵律与节奏之后,等到一定年纪,有了些阅历后,自然会与诗中蕴藏的情感产生共鸣。
所以,问题的本质不是孩子应不应该背古诗,而是怎样背。
一、大声朗读是关键
最近因为一直在给孩子们录课文,和当语文老师的朋友聊了很多,她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
“我们几代人教书经常做的一件事,也最容易被忽略。就是大声朗读,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语文课全班集体朗读,那种书声朗朗不仅是青春的回忆,也是加深课文记忆的好办法。”
科学显示,人在朗读时口腔、肌肉、舌头、气流等的运动可以激活大脑多个区域的活动(特别是额叶、颞叶和顶叶)。
在朗读时还可以使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达到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好的状态,可以有效地帮助记忆。
中国当代教育家、诗人南怀瑾老师,在聊关于儿童为什么要读古诗词、古文,怎么读的问题时,也指出:
读书,尤其是读中国书,就要高声朗诵。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这个含意很多,朗读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学。换句话,也懂得文字和语言之间拼音的学问。”
大声读,实质是朗读者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在诵读过程中,把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且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使人进入了一种美的艺术体验,也可以很好地训练右脑。
二、重复是硬道理当然也有很多孩子习惯背书的时候默读,一遍一遍快速的默读文字逐字印在脑海里,也是快速记忆的一种方法,但是,无论是朗读还是默读——
都离不开两个字:重复。
重复是因为会遗忘,而遗忘是必然的。咱们上学时背的滚瓜烂熟的《岳阳楼记》、《出师表》估计现在只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所以孩子记不住、背得慢很正常,既然我们也会遗忘,就要同样公平的对待孩子。先摆正心态,不压制、不强制,多给他一些时间重复,自然而然的学会背诵。
这个效应就像看电视广告,我以前陪小外甥看电视的时候发现他经常能接住广告词,连语气声调都拿捏得惟妙惟肖。
这肯定不是特殊情况,因为广告靠的就是视觉、听觉的不断重复。品牌在电视、楼宇、地铁里的投放都是有讲究的,就是要制造这种与消费者“很熟悉”的感觉,所谓耳濡目染,就是这个意思。
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速度先快后慢。
在学习识记完某一知识后,遗忘就开始发生,尤其在起始阶段遗忘的速度较快。具体遗忘的速度情况详见下表:
家长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记忆表,还未等内容遗忘之前再次复习,这样花费很少的时间就可以复习一次,省时省力,孩子在轻松状态之下熟记会获得成就感,慢慢就不会抵触背诵了。
而且不光是口中重复,耳朵也要重复。
沙沙小时候有一点就很神奇,她背古诗也没有很快,但是小提琴曲子却能快速脱谱,并且熟记于心,即使多年没练也能拉个70%。
后来我想明白了,是因为我们家周末或者晚上会有意识的给她放小提琴曲,这就和学英语的磨耳朵是一样,滚动播放是硬道理。
三、理解是背诵的基石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知识。
老师在课堂上会逐字逐句的为孩子们讲解意思,但扩展的却少一些。如果发现孩子理解不全面,家长们可以回到孩子最喜欢的阅读理解方式:发挥想象力将诗词编成故事给孩子讲出来。
再配以作者生平的小故事,孩子就会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写作起因、经过了解的更加全面,心中有故事,理解自然通透。
若是描写山水花鸟的诗句,家长可以和孩子读一句画一点,比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们就可以将画面用绿色表达,画上高高的树木和好多垂摆的杨柳枝。
让孩子看到绿意盎然的柳树,随风摆动的垂柳枝,春天景象跃然纸上,孩子通过视觉和想象就可以体会贺知章所描绘的春天了。
四、唱读诗词是助力
既然文字是个如此浪漫的事,为什么不用音乐让它更浪漫一点呢?
央视有一档节目叫做《经典咏流传》, 的看点就是请各路名人或者普通人作为经典传唱人,讲故事词作为现代歌曲唱出来。
一经上线就很惊艳,节目播出仅3天,豆瓣评分高达9.3。
作曲者将经典的诗词古文二次创作,融入现代的音乐,文字韵律加上音乐律动,朗朗上口,可以帮助记忆。
王力宏用rap唱过《三字经》,凤凰传奇融合鼓文化唱过《将进酒》,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谭维维唱的《墨梅》(王冕),将墨梅不求人夸只求给 留下清香的高风亮节唱的淋漓尽致。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观看,在孩子唱读的过程中,诗也就记住了。
五、学会应用是本质
成年人的世界里,觉得诗词最有意义的是什么时刻呢?
就是在描绘风景,抒发情绪,慨叹生活时,一句怡情入景的诗句浮现脑海,便是对儿时不解的风情醍醐灌顶,那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
春天看到了盛放的桃花缀在枝头,便知道什么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夏天和爸妈去公园的荷花池,看到莲叶映着荷花娇红的脸,便知道什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天的夜晚将手肘撑于窗台,举头看着星空,便知道什么是:“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冬天家乡下起鹅毛大雪,目之所及的一切都是白色,便知道什么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诗句,让孩子知道背诗不是考试。
诗是可以将生活变得掷地有声的快乐。
背诗并没有那么痛苦,以上提出来的五个方法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理解、消化、熟记诗词,或许孩子们现在并不能深刻领会诗中之意,但生活总会教给他的。
当然,领会的前提是要记得,真正带来快乐、带来内心平静的不是数理化的公式,而是从小就让孩子背过的每一句诗,每一个成语,每一篇古文。
-theend-今日留言话题你还有什么教孩子背古诗词的小妙招吗???快去留言区分享吧!??人气团品妈妈们都在买全场满减20,减40,别忘了先领红包再购物哦!(特例商品除外)
更多原创文章
??一家三口昏迷高速竟是因为吃了它?这个秋季餐桌人气王爸妈一定要当心??“你家的乖孩子,就是好欺负!”
??学习与眼界齐飞!这6部口碑炸裂的BBC纪录片你和孩子绝不要错过!
脸部白癜风是否可以治疗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要花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