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宝吉光一眼千年

发布时间:2019/12/30 22:09:59   点击数:

每天十分钟,带你涨知识

书者,述也;以载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浩瀚文明史里,书籍是一块重要的牌记。古籍,更是时间河中无言的见证者。一页页的纸张和笔墨,见证了岁月兴衰,王朝更迭。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古籍善本,我们才能真切地触摸历史,感受百家争鸣的思想。撰文

王冀蒙人类文明的传承,主要依靠的是文字和典籍。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藏书之气,始终贯穿着中华文明的前行。虽然书史经兵火权势之毁从未间断:秦皇焚书、项王入关、王莽之乱、李煜城破......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战争劫难、文化破坏后,仍然有大量的古籍留存了下来。藏书,是一个民族的学识和财富。?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近日,国家图书馆为庆祝建馆周年及献礼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举办了近年来国内古籍规模最大、展品最精、规格最高的大展——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此次大展汇集了全国20多个省的40余家公藏单位、30余位私人藏书家的珍贵藏品共余种。在这里,你能看到可与《大唐西域记》互相补正的回鹘文《玄奘传》,也能看到见证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楚辞集注》,更能看到满文稿本《几何原本》和哥白尼所著《天球运行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通过展览我们把最珍贵的古籍拿出来,古籍保护也不是说把古籍都藏起来,而是让真正的善本重见天日,让老百姓们都来看一看。因为毕竟看实物和看影印本、视频不一样,善本古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和先人对话,能够零距离和祖先来对话。”?古籍翰墨千年《诗经》有多美,我们都知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很多的诗句,都让人觉得真挚且心动。但和《诗经》齐名的《楚辞》,大家又了解多少呢?或许很多人都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知道“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但一想到屈原和晦涩难懂的《离骚》,就觉得《楚辞》读起来不仅拗口,还很难理解。但只有读过全篇的人,才能明白,它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国浪漫主义的源头。在《楚辞》里,有纷繁浩荡的诸神: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大司命》也有浪漫至极的爱情: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山鬼》思美人兮,揽涕而竚眙。——《思美人》气度华美,高洁傲岸,神思烂漫。所以古代的文人才有了思想的源泉,所以才有了“痛饮酒”的名士,有了“九死未悔”的精神境界。读《楚辞》,可以看到中国文人精神中的澄明之地。?《楚辞集注》而这一次的展览中,《楚辞集注》就在其中。国家图书馆藏的《楚辞集注》是宋端平二年()朱熹之孙朱鉴刊本,是目前宋本中年代较早且最完整的一部。书后另附有《楚辞辨证》二卷、《楚辞后语》六卷,前者考订旧注,后者辑录宋玉以后至宋吕大临的拟骚作品。而这部书在中日外交关系史上还有一段佳话。?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双方为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常化进行谈判。9月27日,毛泽东主席与田中角荣进行了友好会谈,并将《楚辞集注》的影印本作为礼品赠送日方。会面后的第三天,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毛主席在古诗词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曾专门收集《楚辞》各种版本及屈原著作50余种,其中有19种是由国家图书馆提供的。?《棋经》中国围棋的起源很早,最初的传说是“尧舜以棋教子”的故事。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在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围棋就已盛行。但遗憾的是,宋代以前的围棋著作,多数早已失传,现知仅大英图书馆藏有一部敦煌写本《棋经》,而现存最早的比较系统完整的刻本围棋著作,就只有这部宋李逸民编撰的宋刻本《忘忧清乐集》了。李逸民是南宋御书院棋待诏,书因宋徽宗“忘忧清乐在枰棋”诗句得名。?《忘忧清乐集》《忘忧清乐集》可以说是中国留存至今的第一古谱,它的宋本就收藏在国家图书馆的善本库房里。围棋史研究者过去普遍认为,南北朝以前,中国围棋的棋艺水平只有十七道。但宋本《忘忧清乐集》中的《孙策诏吕范弈棋局面》却是十九道。这个重要的记载给围棋史研究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忘忧清乐集》能保持到现在,我们要特别感谢铁琴铜剑楼,铁琴铜剑楼是晚清时四大藏书楼之一。到第三代楼主的时候,正好赶上了太平天国,瞿秉清、瞿秉渊兄弟为了保护这些藏书把书转移到七处地方,费尽了心血。抗战时期的第四代楼主瞿启甲就把一部分书运到了上海,后来又把这些书转移到租界,最后保存下来的一批书主要是在上海的那部分。”古籍的不断传承?文化典籍传承保护大展典籍和民族的文明传承息息相关,它记录着先人的思想,影响着后世的行事法则,薪火不息,代代相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现在我国的古籍存量是3千多万册,古籍能够传承到现在我们要感谢历代的藏书家,他们对守护古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我们第二个展厅的主题就是,公私藏书,共传文脉。”?文津阁《四库全书》对于一位统治者来讲,修书是他们最能体现国力的事情。它需要的不仅仅是雄厚的财力物力,更要有一批在知识文化方面极具能力的人才能完成。乾隆三十七年,安徽学政朱筠提出,自明末以后《永乐大典》佚失严重,战乱频繁书籍散失良多,因此恳请皇帝延请名士,搜集古书,校辑成册。这书中将近八亿的字,全是由人手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而成。后来的国学大师季羡林给了《四库全书》一个极高的评价:“嘉惠学林,功在千秋。”?文津阁《四库全书》但经过战乱等事,藏于文汇阁、文宗阁、文源阁的《四库全书》均已全毁;文渊阁的藏书被移至台北故宫博物院;文溯阁、文澜阁尚存;最完整的是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四库全书》。年,清政府决定将文津阁的《四库全书》拨给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因此文津阁的《四库全书》五年后被整体调运至北京。之所以叫“整体调运”,就是因为这套书不仅书册全运走,就连装书的木质书函、放书的书架、包装用的夹板、丝带、铜环都要统一运走。所以保存最完整的仅此一套。而这一次在展览上展出的,就有《四库全书》的底本。《四库全书》底本和进呈本经历战乱、焚毁,据不完全统计有三百多种,展览上所展出的则是一位收藏家的收藏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解放之后,很多藏书家就像百川归海一样,把很多的书捐赠到国家图书馆。他们为我们保存文脉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所以这次传承保护大展我们特别邀请了30多位现代的私人藏书家,把他们的书拿出来展出,其中就有四库底本。”?回鹘文说起回鹘,可能很多人对它不熟悉。但说起《大唐西域记》,大家总会想起西游远去的玄奘。回鹘,原称回纥,于年取代突厥,在漠北高原建立了回鹘汗国,使用古突厥文9世纪中叶,借用粟特文,创制了回鹘文。回鹘文的《玄奘传》全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其汉文本共10卷,由玄奘弟子慧立依其口述初纂,后经彦悰补修而成。前5卷详细记述了玄奘西行前个人经历及其取经途经西域、印度各地的所见所闻,后5卷记录了其返回长安后组织译经等生平情况,可与《大唐西域记》互相补正。?回鹘文《玄奘传》年,得此书的书商唯恐书被官家没收,将回鹘文的《玄奘传》拆散出售,一部分由清华大学的教授袁复礼在新疆购得,一部分由法国考古学家海金在由叙利亚至北京途中购得,后交予德国学者冯·加班;另一部分经伯希和介绍,由巴黎集美博物馆购得;另有一部分藏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年,冯·加班将国立北平图书馆所藏回鹘文《玄奘传》借走,几经催要,却均无下文。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众人均以为这部珍贵典籍已回归无望,但年冯·加班又将其完璧归赵,同时,她还将原属海金的部分也一并送还,自此,这件流落异邦的重要文物终于回到祖国怀抱。?荀子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人。他继承儒家学说,并有所发展,为先秦时期继孔子、孟子之后最有成就的儒学大师。而他的儒学观点,也大多记录在《荀子》这本文集中,宋刻宋印《荀子》,字大如钱,墨如点漆,刊印精美,应是刻于南宋时期。书中钤印“孙朝肃印”、“士礼居”、“汪士钟藏”、“韩应陛鉴藏宋元名钞名校各善本于读有用书斋印记”等藏书印鉴,曾为藏书名家孙朝肃、黄丕烈、汪士钟、韩应陛等人珍藏。?《荀子》善本此书后由民国藏书家陈清华所得,上世纪移居香港的陈清华,意欲出售所藏善本,其中就包括《荀子》。而周总理为了避免这批珍贵文物外流,责成文化部指派专人前去洽办,在国家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依旧斥巨资购回。自此,《荀子》被妥善收藏于国家图书馆中。这些历经磨难,但依旧保存完好的书籍,在国家图书馆的精心呵护下,又一次展现了自己的风采。它们带来了历史的文明,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交流?康熙皇帝在中国的历代皇帝中,康熙是对西方的科学技术非常感兴趣的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康熙曾经对西方科学技术很有兴趣,请了西方传教士给他讲西学,内容包括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动物学、解剖学、音乐,甚至包括哲学,光听讲解天文学的书就有多本。传教士为了能让康熙更清楚了解西方的文化,传教士自己自学满文,然后用法文来整合原文,最后再翻译成满文,这样康熙皇帝就可以自己通过满文来学习。西方来华传教士出于汉语学习的需要,编撰了各种汉语语法书、会话教材以及汉外双语词典,汉外词典多以稿抄本形式流传。如意大利耶稣会士罗明坚、利玛窦所编的《葡汉词典》、叶尊孝的《汉拉词典》等,这些词典均是入华传教士学习汉语的重要工具书,并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奠定了基础。但历史上记载的众多手稿汉外词典,存留至今的不多,而且多数作者和编写时间难以考订。?《法语-汉语-蒙古语-满语词典》《法语-汉语-蒙古语-满语四体合璧词典》囊括了四种语言,内容丰富,卷帙浩大,有幸留存至今,为十八世纪汉语研究、在华传教士汉语知识的传承和流变、中西文化交流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素材。?《东医宝鉴》《东医宝鉴》是朝鲜民族古代药学史上的巨著,作者是朝鲜宣祖及光海君时代的朝鲜王国的著名医学家许浚,于光海君2年(年)撰成。△满文本《几何原本》而在展览上,这部满文本《几何原本》的封面就用了《东医宝鉴》的封皮。书原有的封面因为其他原因不用了,就用《东医宝鉴》的封面来装订。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一般来说应该用我们中国自己的纸张来做这个封皮,而不是用朝鲜本废弃的封皮来做封皮,所以这也体现了文化的一种交流。”?东巴文纳西族自称“纳西、纳、纳日、纳汝”等,他称“么些”、“摩梭”,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少数居住在四川、西藏等省区。纳西族源于我国历史上的古羌人,先民可追溯至汉代。纳西族的文字多为纳西族经师“东巴”(意为“智者”)抄写经文时使用,因此统称为“东巴文”,其抄写的经书称为“东巴经”。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西南地区既是正面战场的指挥枢纽,也是教育文化的中心阵地。其时,美、英、德、法等外国学者与文物藏家纷至沓来,伺机搜掠西南地区的珍贵文化遗产。?东巴文《创世经》为了保存独具特色的西南少数民族文献,避免珍贵文化资源湮没毁坏或流失外邦,年7月,国立北平图书馆委派馆员万斯年前往丽江对东巴文古籍进行抢救性采访。至年11月8日其离开丽江之际,共采得东巴文古籍余册,其中即包括此清抄本东巴文《创世经》。此书不仅反映了古代纳西族民众对自然与人类起源的基础认知,而且塑造了纳西族始祖崇忍利恩和衬红褒白的英雄形象,是研究纳西族宗教哲学、婚姻风俗与社会形态发展的重要参考文献。如今,此书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古籍,记录着历史长河中优秀的中华文化,它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和气节,即使历经艰难困苦,仍然屹立在东方,熠熠生辉。透过展览柜上的玻璃,仿佛就能看到古人奋笔疾书的样子,是他们的坚持和坚守,对历史文化和的尊重和珍惜,才让那些古籍得以留存,让后人得以跨过千年的时空与古人对话,一窥曾经的繁荣与盛大。

监制

任永蔚

制片人

石岩

主编

马戎戎

记者

梁霄

责编

梁珊珊

编辑

王冀蒙

运营

邓荣

往期节目推荐

?主播专栏

“回归之路”展览——这真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人民艺术家”秦怡:让银幕上的角色闪光

文化十分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补骨脂针剂能不能治好多年的白癜风
补骨脂针剂能不能治好多年的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60712.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