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小学3年,儿子离家出走17次

发布时间:2021/2/26 18:28:53   点击数:
白癜风缺铜吃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hl/190329/7007739.html

文|夏天

本文由|男孩派(boydj)

授权发布

 深度育儿   生下孩子的时候,我告诉自己:   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最好的生活条件。   一定要十分耐心、细心地督促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定要狠心地打磨孩子的棱角,让他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然而,9年过去了,我成了一个失败的妈妈。   我的孩子非但没有变成我想要的那个样子,反而朝着我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一路狂奔。   尤其是在进入小学后的这三年,他成绩不上不下,脾气却越来越大。   他学会了说谎,学会了在我面前演戏,学会了用离家出走威胁我、刺伤我。   我细数了一下,在这三年里,他总共离家出走了17次。   刚开始,他还只是试探性的藏起来。   后来,他干脆跑去亲戚家躲起来。   再后来,他竟然胆大到独自在游戏厅、网吧待一整夜。   最惊心的一次,是他竟然给我留下一封信说:   “妈,我走了,你再生一个爱写作业的孩子吧!”   之后,他的同学跑来告诉我,他去了小区后面的河堤,要跳河。   我匆匆忙忙赶过去,正看见他把书包里的书,一本本掏出来扔进河里。   我冲上去狠狠地打了他一耳光,他愤恨地瞪着我,竟然真的往河里走去。   幸好来来往往的人们一起帮忙,把他拽了出来。   这是对我内心冲击最狠的一次。   我第一次觉得我怎么这么失败?养个孩子都养不好!   我伤心、委屈、不甘心,但我也不得不承认:   “我一定是哪里做错了。”   在求助了很多朋友,接受了很多批评之后,我总结出了这4条血一样的教训。1千万别拿孩子心尖上的东西刺痛他   儿子5岁时,我开始逼他练字。   他总是很难老老实实,工工整整的写完一张完整的字帖。   几番督促没用后,我就特别喜欢威胁他:   “你要是再不好好写,我就把你的威威龙玩具全部扔掉。”   儿子拉着我的袖子哭着求我:“妈妈,我好好写。”   可没坚持几分钟,他就又开始敷衍应付。   我二话不说,拿起他的威威龙玩具直接扔到垃圾桶里,他捡起来,我夺过来又扔,他再捡起来,我再夺过来狠狠地摔在地上。   此时,我希望儿子摄于我的愤怒,乖乖承认错误,好好写字。   但儿子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开始跟我无声地对抗。   而一心只想要拿住儿子的我,开始使出杀手锏:   “你还来劲儿是吧,行,你今天要是不把这几张字帖写完,就别叫我妈。”   说完,我就假装回屋收拾行李。   我知道,儿子一定会因为害怕我真的离开,忘记刚才摔玩具的仇,再次求我,向我妥协。   我也会为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沾沾自喜。   现在想想,真是愚蠢至极。   尹建莉老师说:世上没有孤立的关系或孤立存在的性格。   一个人身上不加约束的性格缺陷犹如不讲卫生的体臭,越是亲密相处的人,越容易被熏到。   正是因为我总是拿儿子最心爱的东西,刺痛他、威胁他、控制他。   儿子才会觉得这种方法有用,他才会依葫芦画瓢地用离家出走试探我、刺痛我、威胁我、逼我妥协。   儿子难管,不是“上天强加”给我的惩罚,而是我自己种下的“祸根”。2千万不要破坏孩子的自主性   我和儿子之间最大的梁子,就是学习。   我担心他打不好基础,担心他落后,担心他考不上重点中学。   于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就为他制定了严密的学习计划,我要求他比同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我把他的所有课余时间都用阅读、卷子、网课、错题复盘、新课预习填的满满当当。   他就像一个陀螺,而我则站在背后用鞭子不停地抽他,催他。   他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必须紧接着继续下一个任务,直到把一天的计划全部完成。   我以为这样的高压练习,能让儿子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帮儿子形成自觉自律的好习惯。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儿子学习的效率越来越低,厌学情绪越来越高涨,对我的抵触情绪也越来越大。   一位做老师的朋友点醒了我:   “是你自己破坏了孩子的自主性。   你给孩子做的所有计划,其实都是为了达到你的目标。   你替孩子做的决定,让孩子一直处在一种“要我做”而不是“我要做”的状态中。”   教育家杜威也曾说过:   教育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性和建设性的过程。   我们伸手去问孩子要来的好成绩跟孩子主动考出的好成绩,带给孩子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问孩子要来的好成绩,只会消耗孩子的能量。   而唤醒孩子的内驱力,由孩子主动获得的成就感,会化成一股绵延有力的力量,不断地推动孩子,他会越学越有劲儿。3要求孩子,不如要求自己   其实,儿子并不是突然变成这样的。   他还小的时候,我只需要坐在他旁边,哪怕是吃东西、看电视,也能对他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催促他老老实实的学习。   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子开始心理不平衡。   我给他布置学习任务,他会瘪嘴、会小声地嘀咕:   “你怎么那么舒服,都不用学习。”   当我发现他半小时做不了一道题,人在心不在地磨洋工时,我愤怒地摔打他的作业本,甚至拿书本在他身上打几下,他会不服气地斜视着我,一句话不说,眼泪啪啪地往下掉。   我一直觉得,这是因为儿子天生反骨,不好管。   直到有一次,我去闺蜜的新家拜访,我发现她的新家没有装电视,整个电视墙都变成了书架。   闺蜜和女儿席地而坐,两个人各捧着一本书看。   那个画面,让我突然醒悟:   原来,你想要孩子做什么,最好的方法就是跟他一起做。   你想要孩子爱读书,你就必须拿起书。   你想要孩子努力,你就必须先做出努力的样子。   就像教育家荀子多年前说得那样:   “君子”之学是从耳朵进来,进入心中,传遍到全身,影响到行为。   “小人之学”是从耳朵进去,从嘴巴出来,只走了4寸长,所以难以影响到整个人。   闺蜜以身作则,为孩子创造出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氛围,从精神上感染孩子,从行动上带领孩子,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的君子之学。   而我的催、逼、吼和自我宽容,就是那只走了4寸长,入不了心的小人之学。   没给孩子做好榜样,才是我最大的失败。4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钟   我现在最后悔的事,就是毁了儿子的学习热情。   儿子考不了分,我就觉得那是他不努力、不认真、不上心。   儿子比上次成绩退步,我就觉得那是他贪玩、懒惰、浮躁。   儿子比上次成绩进步,我还是觉得他不够努力,不够上进。   我用分数衡量儿子的一切,仿佛只有成绩才是我爱他的理由。   我以为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会让儿子知耻而后勇,不断向前向前再向前。   可结果呢?   儿子对分数越来越无所谓,对学习越来越厌烦,对我越来越讨厌。   有一段评论,让我格外扎心,她说:   “为什么一定要那么完美的分数呢?   八十分又怎么了?重要的是他快乐,做什么事有自己的主见,好成绩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是呀,为什么我没能早点明白:   不要一味地追求分数的高低,要为孩子后面的成长做好充足的准备。   孩子的未来,没有人会在乎他小时候的某次考试是考了60分还是分。   但当下,孩子对学习孜孜不倦地追求,对知识的一点点积累,是被迫学习还是享受学习的状态,将决定他们能在学习这条路上坚持多久,能走多远。   教育,从来不是一时一刻的成绩。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时钟,只要我们点燃他们的兴趣,保住他们对学习的热情,他们总有一天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赢得未来。   在这之前,我们要耐心地等一等他,给他的内心注入一股源源不断的“活水”,孩子的未来才能真正地不负所望。5   第一次有人告诉我,你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对时,我心里有一万个不服气,“我自己的孩子我做主。”   当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失控时,我又安慰自己,“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   但被残酷的现实狠狠打了一耳光后,我终于明白:   “我必须做出改变。”   孩子还小,未来还是未知。   他还有挽救的希望,我也还有当一个好妈妈的机会。   《正面管教》中有句话说:   有了爱的态度,事情往往就会好转起来。   我们是第一次做妈妈,孩子也是第一次做孩子。   他们需要教育,我们也需要教育自己。   我们的反思藏着孩子的未来。   我们的改变就是孩子的奇迹。   共勉!来源:男孩派(boydj)我家有男孩,成长交流平台。原文标题《3年,儿子离家出走17次,我得到了这4条血一样的教训》转载已获授权。编辑:白杨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6290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