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字义与玉有关偏旁不应读ldquo王

发布时间:2022/4/13 4:06:29   点击数:
北京较好的皮肤病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
玉字旁?王玉旁?王字旁?字义与玉有关偏旁不应读“王”

朱和海

汉字中,有许多用“玉”作偏旁(仄玉旁)形声字、会意字、形声兼会意字和会意兼形声字,字义与玉有关。这些字的偏旁不是“王字旁(儿)?

01玉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地位

在石器和青铜器时代之间,我国古代存在过一个玉器时代。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玉器一直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孔子(前-前)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引用文献1]

荀子(前-前)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引用文献2]

李约瑟(JosephTerenceMontgomeryNeedham,-)对于玉器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引用文献3]

历史上有虞公求璧及和氏献璧等故事,汉语中有金玉其外、冰清玉洁、亭亭玉立、香消玉殒、抛砖引玉、怜香惜玉、有眼不识荆山玉等成语或俗语,有玉灭瘢等典故。

同时,玉在国人心目中一直享有崇高的精神地位,是国人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之一。因此,古人和今人常说玉石俱焚、玉如于成、宁为玉碎、守身如玉等。

02汉语中有许多用“玉”字作偏旁、字义与玉有关的字

受玉文化的影响,汉语中有许多用“玉”字作偏旁(仄玉旁)、与玉有关的字。

其中,有些是形声字

璧、玚、琛、琮、璀、玷、璠、玠、玖、琨、理、琏、琳、璐、玛、珉、瑙、琪、琦、球、琼、璩、玩、玮、瑕、琇、璇、瑀、瑜、珍

有些是会意字

班、珏

有些是形声兼会意字

璨、玎、玦、玑、瑞、琰、瑛、瑗、璋、琢

有些是会意兼形声字

珩、琥、环、玲、珑、璞、琐

《说文》中与玉有关的字就有多个。[引用文献4]

这些会意字中,因为玉要作偏旁、其最下面的一横要斜着写,古人才省略了它的那一点。这些形声字、会意字、形声兼会意字和会意兼形声字,字义均与玉有关:

有些指尚未加工的玉,如

琛(美玉)

琮(瑞玉)

璠(宝玉)

琨(玉石)

琳(美玉)

璐(玉名)

琪(玉名)

琦(玉名)

琼(美玉)

球(美玉)

璇(美玉)

琰(美玉)

瑜(美玉)

珍(金玉)

有些指已经加工的玉器,如

班(分成两块的玉)

璧(中心有小孔的圆形玉器)

玚(古代帝王祭祀宗庙用的玉)

珪(上圆或尖而下方的玉版)

珩(佩玉上面的横玉)、琥(雕为虎形的玉器)

环(中心有大洞的圆形玉器)

珏(两块玉)

瑬(古代帝王面前垂悬的玉串)

璩(玉环)

璋(用玉制作的礼器)

有些指玉的声音,如

玎(玉的声音)

玲珑(玉的声音)

琐(玉的声音)

有些指玉的光泽,如

璀璨(玉的光泽)

瑛(玉的光泽)

有些指玉的瑕疵,如

玷(diàn,玉上面的杂色)

玦(jue,玉上面的缺口)

玑(不圆的小珠子)

瑕(玉上的斑点)

有些指对玉的加工,如

理(对玉璞进行加工)

琢(雕刻玉石)

有些则指含有玉的石头,如璞。

有些则指像玉的石头,如

玖(次于玉的黑色美石)

玛瑙(次于玉的矿物)

珉(像玉的石头)

玟(min,次于玉的美石)

琇(像玉的美石)

玗(像玉的石头)

瑀(像玉的石头)

03历代中国人名、字号中有许多带“玉字旁”的字

大部分含有褒义的形声字、会意字、形声兼会意字和会意兼形声字,常被用作人名、字:

有人用其作名,如

五帝之一的,西周·昭王姬瑕(?-前)

春秋

屈瑕(?-前)

荀瑶(前-前)

春秋战国

鲁班(前-前)

东汉三国

蔡琰(-?)

朱瑀(生卒年不详)

成瑨(?-)

黄琼(86-)

淳于琼(?-)

毛玠(?-)

刘璋(?-)

应玚(?-)

刘琮(生卒年不详)

应璩(-)

卫瓘(-)

西晋·刘琨(-)

卫玠(-)

南北朝

孔璠(生卒年不详)

秦琼(?-)

李义琰(?-)

宋璟(-)

房琯(-)

杨玉环(-)

吉顼(生卒年不详)

五代十国

石敬瑭(-)

曹玮(-)

王珪(-)

岳珂(-)

唐珏(-?)

金·蔡珪(?-)

成廷珪(-)

卢琦(?-)

倪瓒(-)

刘瑾(-)

海瑞(-)

李时珍(-)

宋琨(-)

汪琬(-)

刘廷玑(-)

马曰璐(-)

和珅(-)

爱新觉罗·颙琰(-)

洪仁玕(-)

刘廷琛(-)

秋瑾(-7)

中华民国

刘和珍(4-)

阮玲玉(-)

当代

李玟(-)等。

台湾作家陈喆(-)甚至用玉字旁的字“琼瑶”作笔名;

有人用其作字,如

南宋

文天祥(-)字宋瑞

吴永和(-?)字文璧

尹壮图(-)字楚珍

焦循(1-)字理堂

有人用其作名、也用其作字,如

东汉

陈珪(生卒年不详)字汉瑜

伍琼(?-)字德瑜

陈琳(?-)字孔璋

三国

诸葛瑾(-)字子瑜

周瑜(-)字公瑾

崔琰(?-)字季珪、

应玚(-)字德琏

潘璋(?-)字文珪

蒋琬(?-)字公琰

全琮(-)字子璜

东晋

王珣(-)字元琳

郭瑀(生卒年不详)字元瑜

南北朝

吕僧珍(-)亦字元瑜

王珪(-)字叔玠

顾瑛(-)字仲瑛

贝琼(-)字延琚

朱元璋(-)字国瑞

冯琦(-)字琢庵

朱之瑜(-)字鲁屿

还有人用其作法号,如南北朝·刘宋僧(-)法号慧琳。

04辞书对作偏旁用的“玉”字的不同处理方式

眼下,单就上述会意字的字形而言,台湾、香港和澳门出版的中文辞书中没有“王”字这一部首。比如,台湾三和出版社的《成语辞海》(7年版)第37页“部首检字索引”中并无“王部”,只有“玉部”。大陆出版的《康熙字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几部影响比较大的中文辞书,在“部首目录”中对作偏旁用的“玉”采取了3种不同的处理方式:

(一)未设“王部”,只设“玉部”。中华书局的《康熙字典》(年版)、《中华大字典》(年版),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的《汉语大字典》(年版)以及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的《汉语大词典》(年版),其“部首目录”或“部首索引”四画中均未设“王”部、五画中都只设“玉”部。不过,部分辞书在四画中说“王同玉”(《康熙字典》)或“王玉同”(《汉语大字典》)、在五画中说“王玉同”(《康熙字典》)或“玉同王”(《汉语大字典》);

(二)只设“王部”、未设“玉部”。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年版)第13页“(一)部首目录”只在四画中设“王”部,未在五画中设“玉”部;

(三)既设“王部”,也设“玉部”。商务印书馆的《新华字典》第11版(年版)在第17页将“王”单独设为“部首目录·4画”中的一个部首(61),并在第52页将琮、璀璨、玷、玎、琥、理、琳、璐、玛、环、玑、玖、珏、玦、玲、珑、璞、琪、琼、玩、玟、瑕、琇、瑛、璋、珍、琢等,这些字义明显与玉有关、本应收录在“检字表·玉部”中字,收录在“检字表·王部”中,将“望”也收录在“检字表·王部”中。

可以看出:

(一)除《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只设“玉”部外,《新华字典》还设“王”部,而《现代汉语词典》则未设“玉”部;

(二)无论未设“王”部的《康熙字典》《汉语大词典》,还是也设“王”部的《新华字典》,都在“部首目录·四画”中说“王同玉”或“王玉同”、在五画中说“王玉同”或“玉同王”。

说“王同玉”或“王玉同”,就等于说,“王”要么是“玉”的古今字(如“见”与“现”)即文言文中的“王”等同于白话文中的“玉”、要么是“玉”的正异体字(如“坤”与“堃”)即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字,而《现代汉语词典》只设“王”部,则与《汉语大字典》无异,等于说“玉”就是“王”。

小学语文老师有教学生读“王字旁儿”的,有教学生读“玉字旁儿”的。年7月18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公益广告《插上放飞梦想的翅膀》中,《新闻联播》播音团队的李瑞英、李修平、海霞、康辉、郎永淳这五位著名节目主持人教孩子们读“王字旁儿”。

在西周和东周的春秋时期,只有周天子才可以称王(周文王、周武王),各诸侯国国君只能称公(齐桓公、晋文公)或侯(赵烈侯、赵成侯)。只是到了春秋末期和战国时期,因周室衰微,各诸侯国国君才有大胆自称王的,如(楚成王)。秦、汉以后不能随便创造和使用“王”字以及以“王”作偏旁的会意字。陈亦珉指出,“王”字在形声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与全字的意义有关、声旁与全字的读音有关)中多作声旁,组成“匡、狂、汪、枉、往、旺、望”等字。05五、规范大陆(内地)中文辞书的有关部首设置

建议规范中文辞书中“部首目录”的设置:

在“部首目录·四画”中设“王”部,但不说“王同玉”;

在“部首目录·五画”中设“玉”部,却不说“玉同王”。

在“检字表·四画”中只收录现等后起字和译借字:

玻璃(梵语,sphatika)

珐琅(波斯语,farang)

琉璃(梵语,vaidurya)

琵琶(波兰语,Barbat)

瑜珈(梵语,Yoga)

在“检字表·五画”中只收录字义与玉有关的会意字。

这样,中文辞书使用者就能根据字义容易地判断出偏旁“王”究竟该读“王”还是“玉”了。

注释

注1:历史故事“完璧归赵”中和氏璧的产地,过去一直被人们误说成金镶玉。三国·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曾说:“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注2:东汉·刘表(-)的两个儿子皆用玉字旁的字作名:刘琦(?-)、刘琮(生卒年不详),西晋·郭瑗(生卒年不详)、郭璞(-)父子皆用玉字旁的字作名,南朝·萧琮(-)、萧瑀(-)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弟皆用玉字旁的字作名,唐·崔神庆(-)给他的三个儿子起名,皆用玉字旁的字作名:崔琳、崔珪、崔瑶。民国时期,宋耀如(-)因崇拜解放黑奴的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Lincoln,-),曾分别给三个女儿取名“爱琳”“庆琳”和“美琳”。宋耀如后来于4年经沈毓桂建议,分别将她们的名改为“霭龄”“庆龄”和“美龄”。

引用文献

[1]〔西汉〕戴圣:礼记·聘义

[2]〔战国〕荀子:法行

[3]〔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五卷地学?第二分册,科学出版社,年10月版,第页

[4]〔民国〕裴默农:春秋战国外交群星,重庆出版社,年2月版,第45页

往期推荐

年最常见的10个词语差错

奇怪!中国好像没有尊贵的姓氏……

“阖家幸福”还是“合家幸福”,搞得清吗?

鲁智深、杨志为何自称“洒家”?

顿号使用“六不要”

本期责编:迟早早语标YuBiao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666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