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现代教师的4种角色3大本领
1.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关爱学生、教学相长温故知新。
2.荀子:绝对尊师。提倡师云亦云,把对教师的培养当成立国之本。
3.《学记》:教学相长。主张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后来引申为师生之间的共同成长。
4.王充:问难与距师。强调学生要敢于质疑教师的观点,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5.韩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提倡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观,“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近代以来,开启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培养一大批掌握基本读写算能力的产业工人,成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于是,教师开始获得了独立的职业身份,开始专门承担具体的学科教学工作。
那么,在现代社会的教育发展中,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现代教师的4种角色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传道、授业、解惑是传统教师的三大核心职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海量数据汇聚,实现了人类知识大爆发。面对人工智能浪潮的挑战,教师正在实现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角色的转变。教师角色的重点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重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科学、精准、有效地组织学生学习。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教师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地管理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教师要学会利用智能导师系统,系统性甄别学生发展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帮助、个性化的辅导。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陪伴者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中国教育现代化》将“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作为战略目标的第一条,要形成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形成公共性、公益性、网络化、个性化和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在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进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率先成为终身学习的好教师、好公民。教师与教师之间,互助互伴、合作学习、精准教研,以自身的持续发展,让学生受益终身。4.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估者
居家学习、网络课堂的开展,使得教师的角色由讲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进程、效果和成绩的评估者。从经验型评估转变为以数据为基础的现代化评估,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与规律,找到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好策略、好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智能手环,釆集学生健康数据,监测学生体育运动技能、身心健康情况,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对于留守儿童进行安全引导与管理,等等。要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特长,引导家长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促进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发展。为师者的三大本领
1.为师者的思想须有高度,脊梁骨须有硬度
众所周知,讲坛不必在乎高低,但为师者的思想须有高度,脊梁骨须有硬度,因为肩挑的是“立德树人”的刚性责任,肩挑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神圣职责。为师者须有精湛之思想,自主之精神,不能做思想的矮子。任凭教学参考资料、电脑下载教案、媒体炒作信息、教育时尚操作说短长,脊梁骨就挺不直。精神成长要从拒绝平庸,树立自信开始:我思,我想,我要以勤奋与智慧创造学生心驰神往的语文学习新天地。课堂教学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它的质量高低是教师精神成长的直接体现。怎样把课教得有吸引力、感染力,能叩击学生心灵,触发学生思维?怎样不仅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能,而且让他们求知有欲罢不能之势,这些问题是追求卓越的优秀教师必须认真思考、深入思考的问题。不仅要思考,而且要在教学实践中反复验证,积累正反经验,并及时加以改进,切实提高。2.教课就是全身心投入,用生命在歌唱
我们往往花费相当精力上一节质量上乘的公开课或研究课,这当然值得赞扬。但它的可贵不在于获得什么奖,而在于你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做到每节课都有亮点,都有耐人咀嚼、耐人寻味的东西,经得起听,不同层面学生都能受益,都有满足感和上进心;每节课都有你的信念、情操、学识在闪光。这才是那恁那个可贵的,什么叫教课?教课就是全身心投入,用生命在歌唱。这是一种境界。这是一种诲人不倦、乐育英才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不是高不可攀呢?并非如此,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榜样。如研究古诗词的大家叶嘉莹说她老师顾随上课是:“先生之讲课,真可说是飞扬变化,一片神行。”“飞扬变化,一片神行”,那真是左右逢源,出神入化,令人神往。顾随自己曾把自己的讲诗比作谈禅,“禅机说到无言处,空里游丝百尺长”,缭绕不断,启人心扉,这是何等的美妙!又如北大袁行霈教授讲白居易的《琵琶行》“座中涕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他说“哭几回才能把青衫哭湿啊,不是衣袖湿,不是手绢湿,是青衫湿”,此时他眼中充满了泪水,这就是老师,全身心投入,进入作品之中,与作者情感共鸣,捧出的是一片仁爱之心。杜甫在《客至》中说,“沧海自浅情自深”,情深到痴迷程度,课还会教不好吗?3.真正的教师他有真东西,而且能把真东西教给学生
显然,感人的教学境界出现要教师倾心投入、努力攀登的。而这种攀登不只是技能技巧上着力,是人生态度的攀登,情感世界的攀登,是为师者一种风范的创立。而敬畏专业、以心相许的攀登更是基础。真正的教师他有真东西,而且能把真东西教给学生。在分数至上、急功近利者眼中,学术是没有尊严的,文化是没有价值的,专业长短也很难待价而沽。有人说,平庸的人有一条命:性命。优秀的人有两条命:性命和生命。卓越的人有三条命:性命、生命和使命。来源:中国教育服务中心、《教育与教学研究》编辑:胡波波初审:余华复审:方心田终审:陈浩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