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点滴知识汇Day12教育综合中国
教育综合知识点如汪洋大海,
小小硕来带你学海拾贝啦~
“
点
滴知识汇”
专栏分为两个板块:
1.每日一“学”,知识点日积月累。
(4.1日起——考研初试结束)
2.每日一“练”,知识点抽查检验。
(4.6日起——考研初试结束)
突破重难点,总结框架,
精解知识,打卡练题,
小小硕伴你学习之旅,
解你学习之忧~
一天天积累,一点点努力,
一滴滴汇聚,一步步进步,
成长足迹看得见。
小萌新们,行动起来吧!
“
知识点日积月累
Day12
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
《学记》
“
《学记》
《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因此,有人认为它是“教育学的雏形”。
一、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实现良好政治的最佳途径是“化民成俗”,即兴办学校,推行教育,培育人才,以教化人民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风美俗。
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育通过对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使每个人都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懂得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定。
二、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1、学制与学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遂)有序,国有学。”《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五级、九年。七年完成谓之“小成”,九年毕为“大成”。这是古代年级制的萌芽。
2、视学与考试。天子须参加开学典礼,定期视察学宫以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规定每隔一年考查一次,考查内容包括学业成绩和道德品行,不同年级要求不同,体现了循序渐进、德治并重的特点。
三、教育教学的原则
1、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预”要求事先估计到学生可能会产生的种种不良倾向,预先采取防止措施。
2、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
3、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孙”)。
4、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5、长善救失原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6、启发诱导原则。“君子之教,喻也”,教学要注重启发。
7、藏息相辅原则。“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是说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劳逸结合。
8、教学相长原则。“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本意并非教与学相互促进,仅指教这一方以教为学。后人引申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方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教学方法
1、讲解法。讲解应当“约而达”(语言简约而意思通达),“微而臧”(义理微妙而说得精善),“罕譬而喻”(举少量典型的例证而使道理明白易晓)。
2、问答法。教师的提问应先易简,后难艰,循着问题的内在逻辑;而答问则应随其所问,有针对性地作答,恰如其分,适可而止,无过与不及。
3、练习法。根据学习的内容,来安排必要的练习,练习需要有规范,并且应逐步地进行。
五、强调尊师
《学记》十分强调尊师,要求形成社会普遍尊师的风气。
首先,社会上每个人,从君到民都是教师教出来的,尤其是以教育为治术就离不开好老师,“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其次,“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为师、为长、为君是一个逻辑过程,为师实际上成为为君的一种素质、一项使命。《学记》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如上述种种教学原则与方法,此外还有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教学相长”。
《学记》为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其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十分显著。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
知识点抽查检验
点击抽题▼
答题入口及指南:
点滴知识汇“每日一练”栏目今日重磅上线啦!!
“点滴知识汇”链接(合辑)
点滴知识汇
Day1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学在官府
点滴知识汇
Day2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六艺教育
点滴知识汇
Day3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稷下学宫
点滴知识汇
Day4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学而优则仕
点滴知识汇
Day5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孔子论道德教育
点滴知识汇
Day6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孔子的教师观
点滴知识汇
Day7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素丝说
点滴知识汇
Day8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孟子论理想人格
点滴知识汇
Day9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荀子论学习过程
点滴知识汇
Day10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大学》
点滴知识汇
Day11教育综合中国教育史:《中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