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鸿门宴,范增数shu目项王,然而
虞兮虞兮奈若何
千万千万别怨哥
公元前年,汉营的“一代兵仙”韩信,率诸侯大军将项羽合围于垓下,虞姬自裁。突围失败后,项羽也自刎于乌江。
这个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最终还是没斗过刘邦。民国李宗吾的《厚黑学》将刘邦竖为典型,大肆宣扬他的脸皮厚、心地黑。
成败相因,理不常泰。但“厚黑”这东西,不讲底线,搬不上台面,是小人之学,也是最坏的成功学,称不得“道”。
只是惋惜,鸿门宴,可能是楚营距离天下一统最近的一次。
可到头来,席间只有谋士范增一人干着急——原本已经商议好的摔杯为号,却被项羽抛到脑后;安排的项庄舞剑,也被项伯打乱了计划。《史记·项羽本纪》载:“范增数(shuò)目项王”,但项羽不忍,不予理会。
此处“数”,音shuò,意为“屡次”。
“数”,在《汉字字音演变大字典》中共有四种读音:
“数”,音shǔ,意为:
①“计算”——《信陵君窃符救赵》:“请数公子行日”;
②“列举”——《指南录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
“数”,音shù,意为:
①“数量”——《赤壁之战》:“众数虽多,甚未足量”;
②“几个”——《寡人之于国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③“算术”——《周礼·大司徒》:“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④“技艺”——《后汉书·王昌传》:“时赵谬王子林好奇数”;
⑤“命运”——《六国论》:“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
⑥“规律”——《荀子·天论》:“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
“数”,音shuò,意为:
①“屡次”——《滑稽列传》(查看内容):“淳于髡者……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数”,音cù,意为:
①“稠密”——《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最后,这出情节跌宕、杀机四伏的好戏,以樊哙闯入、刘邦遁走告终。范增只能顿足捶胸:这队友,带不动带不动。
项羽,是英雄吗?
身为汉臣的太史公说,必须是。巨鹿一战、破釜沉舟,诸侯将来谒,“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但我们不能像李宗吾那样,就此因终局总结出诸如“英雄成不了帝业,小人才夺得了江山”的悖论。
分封诸侯,可见项羽赏罚不公;纵虎归山,可见他妇人之仁;杀秦王子婴、火烧咸阳,可见他好勇尚暴;气走范增,可见他任人唯亲、刚愎自用。
而刘邦虽然“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入关中后却是“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诚也好、伪也罢,关键时刻,收敛起自己的毛病;虽然好大喜功,却能让汉初三杰各尽其才,弥补自己在人格魅力上与霸王的差距。
英雄输在了双商上,也是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