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日本企业的王道PK霸道
综述:
“王道”和“霸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概念,“王道”即儒家的“以仁义治天下”,“霸道”即是以武力、刑法和权势治天下。中国历史上曾有过著名的“王霸之辩”: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霸道;孟子主张王道,认为“以德行仁者王”;同为儒家代表的荀子却在重视王道的同时也不反对霸道,认为王霸只是程度不同,主张“隆礼尊贤为王,重法爱民为霸”。作为不同的统治之术,历代统治者大都主张王霸并用。
孙中山在其著名的大亚洲主义演说中就曾说过:欧洲的文化注重功利和武力,是霸道的文化,而亚洲的文化是充满仁义道德的王道文化,他向日本人提出警示:“日本民族既得到了欧洲霸道的文化,又有亚洲王道的本质。从今以后对于世界前途的文化,是为西方霸道的鹰犬,或是为东方王道的干城,就在你们日本人去详审慎择!”
然而最终日本军国主义者选择了霸道,衍变成“举王道之旗,行霸道之术”的殖民侵略者。但在当时的日本,作为财界领导者的涩泽荣一却是位王道思想的推崇者,他也一直在对华外交上不断摸索践行这一理念。
在日本,涩泽荣一(—)的名声极大,从后人赞美他的头衔就可以看出这一点。这些头衔有“日本实业之父”、“近代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日本产业经济的最高指导者”、“儒家资本主义的代表”等等。
他一生的业绩宏伟非凡,仅仅参与创办的企业,就多达五百余家。这些企业几乎涵盖了日本当时所有重要的产业部门,可以说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创立者、或者指导者几乎全部都是涩泽荣一。除了经济领域之外,借助于其个人的影响力和在政界、财界的广泛人脉,涩泽荣一还涉足于教育、慈善、民间外交等领域。
为了践行其声称的“敬爱”、“忠恕”等外交理念,涩泽特意担任日华实业协会的会长,该协会作为日本工商界代言人的角色,代表日本实业界与中国进行种种交涉和沟通,另外他还在对华教育、灾害救济等方面也有诸多行动。
涩泽曾多次发起或参与对华灾害救助,他对中国赴日留学生也给予过不同形式的帮助和接济,这也是其王道思想的典型体现,但灾害救济和慈善教育在客观上会对日本的在华经济利益起到保护和促进的功效,涩泽荣一是如何平衡王道与霸道之间的关系,这或许能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