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论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发布时间:2017/10/22 9:18:29   点击数:

荀子在《劝学》篇中明确地提出了教育目的与内容。在荀子看来,教育目的就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的各种治术人才。

荀子把人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人、俗儒、雅儒、大儒。俗儒是最低一等的儒,这类人徒然学得儒者的外表,宽衣博带,但对“先王”之道仅会作教条诵读而已,全然不知其用;雅儒不谈什么“先王”,却懂得取法“后王”,他们虽不能理解“法典”所未载和自己所未见的问题,却能承认无知,显得光明而坦荡;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且能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付新事物、新问题,治理好国家,这才是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人才。这种理想人格,包含了儒法两家的要求。

荀子对“学而优则仕”思想作了更为深刻的阐述:“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治学并非一定要作官,但作官的必须先治学。

在教育内容方面,荀子特别强调学习儒家经籍,而尤重礼乐。他认为礼是自然与社会的最高法则,可使上下有别;乐的教育作用很大,可使上下和谐,礼乐并施就能“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善美相乐”。

荀子重视以儒家经籍为内容的文化知识传授,对经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由于荀子的传经,使先秦儒家经籍得以保存,这就使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教育有了经典的教科书,为文化、思想定于一尊提供了物质基础。

赞赏

长按







































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口碑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380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