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价格 >> 周炽成性朴论荀子与庄子之比较
提要:《庄子》不全部出自庄子之手,《荀子》也同样不全部由荀子所写。该书的《性恶》应该是荀子后学的作品。在《荀子》最早的版本也就是刘向编辑的版本中,《性恶》夹在《子道》和《法行》之间,而这两篇已被公认为荀子后学作品。荀子本人持性朴论,其典型论述是《礼论》的“性者,本始材朴”。《荀子》中的《劝学》《荣辱》《儒效》等,都显示人性朴。《庄子》也主张性朴论,《马蹄》明确说:“素朴而民性得矣”。在反对性恶论这一点上,《荀子》的性朴论和《庄子》的性朴论是一致的。不过,《庄子》认为朴之天性绝对完美,故其性朴论实际上是一种性善论,而《荀子》认为朴之性有善的潜质,但还不够完美,需要人为的努力来完善。
关键词:性朴论;《庄子》;《荀子》;王充
我们今天能读到的对先秦人性论之争的最经典的概括,是由王充作出的,他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孟子作《性善》之篇,以为人性皆善,及其不善,物之乱也。……告子与孟子同时,其论性无善恶之分,譬之湍水,决之东则东,决之西则西。夫水无分于东西,犹人性无分于善恶也。……孙卿反孟子,作《性恶》之篇,以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论衡·本性》)根据王充的概括,先秦有四种人性论:性有善有恶论、性善论、性无善无恶论、性恶论。论者们对此都很熟悉。不过,很多人都未注意到,在王充的概括中,性有善有恶论是最早出现的,也是被最多的人赞成的。今天有些论者想当然地以为先有性善论,后有性恶论,最后才有性有善有恶论和性无善无恶论。这种想法当然肯定不符合历史的实情。
王充的概括似乎是历史的定论。但是,我认为它起码有几个问题:第一,以为《荀子》书中所有篇(当然包括《性恶》篇)都是荀子写的,没有把荀子本人和《荀子》这部书适当分开;第二,没有注意到《荀子》之《礼论》、《劝学》等等关于性朴论的说法。第三,没有看到道家尤其是《庄子》关于性朴论的说法。本文试图以《庄子》与《荀子》为中心,阐发被很多人遗忘了的性朴论。
一、《性恶》是荀子后学所作
以荀子为性恶论者的基本依据,无疑是《荀子》一书中的《性恶》篇。但是,在先秦子书中,以某子命名的书,并不一定全为某子所写。冯友兰说过:“从古代流传下来,号称为先秦的著作,其中有很多诚然是伪作,例如《鬼谷子》、《鹖冠子》之类。但是有些篇章,如《庄子》、《荀子》中有些篇章,说它们是真固然不对,但说它们是伪也不适当。像《庄子》、《荀子》这一类的书名,在先秦本来是没有的,所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篇章,如《逍遥游》、《天论》之类。汉朝及以后的人,整理先秦学术,把这些零散的篇章,按其学术派别,编辑起来成为一部一部的整书。其属于庄子一派的,就题名为《庄子》,其属于荀子一派的,就题名为《荀子》。他们本来没有说《庄子》这部书,是庄子亲笔写的,《荀子》这部书,是荀子亲笔写的。本来他们也没有意思这样说。后来的人,不知道这种情况,就在《庄子》这个题名下,加上庄周撰,在《荀子》这部书的题名下,加上荀况撰。再后来的人,就信以为真。”[1]冯先生之说很有道理。《庄子》是庄子学派的代表作,而《荀子》是荀子学派的代表作。绝大多数论者早已赞成:《庄子》一书的内篇是庄子本人写的,而《外篇》、《杂篇》是庄子后学写的。但是,现代论者大多不西安专业的白癜风医院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3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