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每日一练

发布时间:2017/12/22 16:31:22   点击数:

1、()是全部教育活动的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B.教育政策C.教育目的D.教育目标

2、教育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和规格,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方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调控功能B.导向功能C.评价功能D.激励功能

3、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根本问题是()。

A.教育是为谁服务

B.谁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C.什么人应接受教育

D.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4、“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5、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6、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

7、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的是()。

A.外铄论B.内发论C.环境决定论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8、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

9、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

10、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A.现实性B.必然性C.方向性D.可能性

1、C。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

2、B。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

3、D。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4、B。“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造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这样一种治学精神即,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其体现了社会本文论的教育观。因此,答案选B。

5、C。教育目的为教育对象指明了发展方向,预定了发展结果,也为教育者指明了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教育目的是对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它具有激励教育行为的作用。教育目的既为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又为检查和评价教育活动的质量提供了衡量尺度和根本标准。

6、D。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不同发展阶段之间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上一阶段的发展水平影响下一阶段发展方向的选择。

7、B。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8、A。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其中最基本的是认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9、C。孟子(性善论)、弗罗伊德(泛性论)、威尔逊(基因复制)格塞尔(成熟),是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0、D。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多少钱
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445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