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价格 >> 全中国层次高的父母,有四件事从来不做
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只乞求孩子听话,
不乞求自己成长是教育不出好孩子的。
教育的本质就是用自己的行为影响他——言传身教!
——杨老师《优秀父母修炼手册》
很多父母总觉得孩子不懂事,其实孩子的眼睛就像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就像是录音机,父母个人的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听在心里,于是我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尽管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但是我们也需要给孩子尽量树立一个好榜样:不当着孩子的面撒谎,不当着孩子的面抱怨,不当着孩子的面哭穷,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妈妈在姥姥那儿总是笑脸如花,有什么好吃的总让我给姥姥送去。
她还常常陪姥姥说话、散步。
可不知为什么,只要看到奶奶,她的脸就拉得好长,连话也说不上几句……
请记住:
“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孩子的耳朵是录音机,父母个人的言行,对于未成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
没有十全十美的父母,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家庭教育,但层次高的父母从不当着孩子的面做这4件事。
01
不当着孩子面撒谎
我记得《爸爸去哪儿》有一期是这样的,
节目组给每位爸爸50块钱,要求采购两天的伙食。
因为在沙漠,水源紧张,张亮为了省买水钱,在买鱼的时候借口家里停水了让摊主帮忙洗一下鱼。
儿子天天当场揭穿爸爸,说家里没有停水。
现实中有很多父母也和张亮一样,有时候不得已撒谎。
不知不觉中就会当着孩子的面说一些孩子知道是谎言的话,偶尔一两次还没有关系。
但要是次数多了,可能会让孩子养成撒谎的习惯。
此时的孩子已经有是非观念了,知道父母的做法是错误的。
一天,5岁小侄女哭着跑到我的房间,跟我诉苦:“为什么妈妈可以说谎,我不行?”
她说:
“有一天王阿姨给妈妈打电话,让阿姨出去吃饭,妈妈说生病了就不去了。
可妈妈明明没有生病,刚刚我的小朋友也约我出去玩,我也不想去,我也告诉她我生病了。
结果妈妈说小朋友不能撒谎,我顶嘴,就被打了……”
“妈妈上次请假带我出去玩,也是跟幼儿园老师说我生病了,为什么我就不能这么说?”小侄女边哭边补充。
父母经常说谎,而要求孩子不说谎,表里不一,再铿锵的说辞也是苍白无力。
父母要求孩子不说谎,自己为了避免社交尴尬,对别人撒谎,或为了敷衍哭闹的孩子,对孩子撒谎,这些行为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为孩子的说谎设下了模板。
托尔斯泰曾说过“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
层次高的父母,从不当着孩子面撒谎,谎言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是谎话连篇。
02
不当着孩子面抱怨
幸福的人生没有抱怨,抱怨的人生不会幸福,让孩子的人生没有抱怨,就要让自己不做抱怨的父母。
看过这样的新闻,一位叫张佳艺的济南小朋友连续多年被评为十佳少年,她的优点就是从来看不见别人的缺点,喜欢赞扬别人。
媒体采访她的母亲赵女士,问及如何教育时,她说自己从来不发闹骚、不抱怨,女儿在家里从来都是夸赞谁谁特别好、谁谁特别善良……
威尔·鲍温说:“优秀的人都不抱怨。”
层次高的父母,从不当着孩子面抱怨,牢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是怨天尤人。
03
不当着孩子的面哭穷
在网上看过一这样一则事情。
一位妈妈的女儿上了幼儿园,特别喜欢和小朋友攀比,看见别人的新玩具、新衣服、鞋子总是缠着自己给她买。
为了改掉女儿的坏习惯,妈妈决定对女儿进行“哭穷教育。”
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她让佳佳看看空荡荡的钱包,哀声叹气地说“没钱了”;
学校要交报名费的时候,她故意最后一个交,还强调“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妈妈上班多不容易才挣这些钱”。
有段时间,妈妈总是把这些话挂在嘴边:“家里连买菜的钱都没有了”、“这个太贵,所以不买”、“家里很穷,所以不买”……
看见女儿再也不缠着自己买这个那个的时候,佳佳妈心中窃喜,但接下来女儿的变化,让她追悔莫及。
她发现,女儿省钱了,但也变得抠门了,小朋友找她借个东西,她却和别人说:“不能借给你,妈妈说,弄坏了就没有钱买了”。
以前和别人一起分享玩具、食物的孩子,变成了吝啬鬼。
更不可思议的是,女儿居然主动捡起了垃圾,说要变卖成钱给妈妈。
有些父母可能和这位母亲一样,想通过“哭穷教育”、让孩子节约用钱,却不想让孩子变得小气、自私,太过于在意金钱,最终让孩子变得心穷。
哭穷的父母应该明白,真正的贫穷教育也是弊端诸多。
历史上的大贪官和珅,虽出身名门,但父母早逝,儿时的生活贫穷清苦,对物质极度贫乏造就了他后来的疯狂捞钱。
与孩子“谈钱”,是每位父母无法避免的教育话题,层次高的父母从不会跟孩子“哭穷”。
孩子想要什么,比“没钱”的最好回答不应是“孩子,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你就什么都有了”么?
04
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知乎上曾经有一个话题:父母吵架时,你怎么办?
网友的回答让人心疼——
“读小学的我,见爸妈吵架,杯子碎了一地,两个人扭打在地上,我在旁边拼命叫‘别打了,我要报警了’,然后我打了……”
“爸妈吵架的晚上,我一个人边哭边来到小河边,坐在岸上,使劲哭,把所有的怨恨委屈恐惧都喊出去,我不明白为什么别人家里都有说有笑,我家却是每天充满战争。”
“当他们吵的最凶的时候,我打开了家里的窗户,我想15楼这个高度应该会死的快一点,至少不会残疾吧,结果,被发现,没死成!”……
从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谁也不想父母吵架。
孩子无法理解为什么最亲密的人却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对方、用最粗暴的方式伤害对方。
但每个家庭总有不和的时候,夫妻之间也总有吵架的时候。
层次高的父母并不是不争论,而是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像《荀子》中说的“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他们深知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笼罩孩子的是挥之不去的是噩梦,懂得按下自己的情绪暂停键,换个时间和空间去解决矛盾。
如果我们情绪自控力差,一点就炸,总是忍不住想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往往是宣泄了坏情绪,却伤害了孩子
▽
李嘉诚说: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对孩子教育的失败。
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教育孩子的本领更不是天生的。
每一个把孩子培养成才的父母,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历经一次次蜕变,最终才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
海口治疗白癜风医院复方木尼孜其颗粒作用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