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middot赋第二十六

发布时间:2021/8/21 12:34:24   点击数:
鐧界櫆椋庣殑娌荤枟鏂规硶鏈夊摢浜涘憿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928/5731547.html

编号:XZ26-1-1

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生者以寿,死者以葬。城郭以固,三军以强。粹而王,驳而伯,无一焉而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文而不采者欤?简然易知,而致有理者欤?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欤?性不得则若禽兽,性得之则甚雅似者欤?匹夫隆之则为圣人,诸侯隆之则一四海者欤?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礼。

这里有个重要东西,既不是丝也不是帛,但其文理斐然成章。既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但给天下带来明亮。活着的人靠它享尽天年,死了的人靠它得以殡葬;内城外城靠它巩固,全军的实力都靠它加强。完全依托它就能称王,错杂用它就能称霸,完全不用就会灭亡。我很愚昧不知其详,大胆把它请教大王。

大王说:这东西是有文饰而不彩色的吗?是简单易懂而极有条理的吗?是被君子所敬重而被小人所轻视的吗?是本性没得到它薰陶就会像禽兽,本性得到它薰陶就很端正吗?是一般人尊崇它就能成为圣人、诸侯尊崇它就能使天下统一的吗?极其明白而又简约,非常顺理而又得体,请求把它归结为礼。——礼

《汉书·艺文志》讲到,“不歌而诵谓之赋”,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荀子的赋篇,是有记载的最早以赋命名的作品。

这一篇是对礼的阐述,是对荀子政治理想的表达。有一个大的事物,既不是丝也不是帛,却又纹理清晰,蔚然成章。既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却能为天下带领光明。活着的人靠它来长寿,死去的人靠他来埋葬。城郭靠它来巩固,军队靠它来强大。能够完全按照它的要求去做就能称王,大体能施行但还驳杂有瑕疵就能称霸,如果一点都不遵循一定会灭亡。言说之人说自己愚笨不知道这个事物是什么,请教君王。

君主对答说,虽然有纹饰,但并不过分华丽。虽然简单易懂,但又非常有道理。是君子所敬佩的,但是小人不能遵循;如果人性中没有它,就会如同禽兽一般,有了它就会非常雅正。普通百姓尊崇他,规范契合自身行为,就能成为圣人;诸侯按它的要求去做,就能统一四海成为天下的王者。极其明确而简约,顺理而得体,可以将之归纳为礼。

礼,并非繁文缛节,而是简单直接的行为规范,涉及到与人活动相关的各个方面,是先贤对事物的总结,用最直接的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礼细致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又包含极广,在这之中,能理顺各方面关系,条理分明,可以说是对人道的总结。提到礼,总有人会误会到复杂、繁重,这些有的已经脱离了礼的本质,真正的礼,是随时代变化而革新的,最重要的是遵循核心理念。正如孔子所说“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LY9-3-1)。

编号:XZ26-2-1

皇天隆物,以示施下民,或厚或薄,常不齐均。桀纣以乱,汤武以贤。涽涽淑淑,皇皇穆穆。周流四海,曾不崇日。君子以修,跖以穿室。大参乎天,精微而无形,行义以正,事业以成。可以禁暴足穷,百姓待之而后泰宁。臣愚不识,愿问其名。

曰:此夫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修洁之为亲,而杂污之为狄者邪?甚深藏而外胜敌者邪?法禹舜而能弇迹者邪?行为动静待之而后适者邪?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百姓待之而后宁也,天下待之而后平也,明达纯粹而无疵也,夫是之谓君子之知。知。

上天降下一种东西,用来施给天下人民;有人丰厚有人微薄,常常不会整齐平均。夏桀、商纣因此昏乱,成汤、武王因此贤能。有的混沌有的清明,浩瀚无涯静穆无闻。四海之内全部流遍,竟然不到整整一天。君子靠它修身养心,盗跖靠它打洞进门。它的高大和天相并,它的细微不显其形。德行道义靠它端正,事情功业靠它办成。可以用来禁止暴行,可以用来致富脱贫;百姓群众依靠了它,然后才能太平安定。我很愚昧不知其情,希望打听它的名称。

回答说:这东西是把宽广和平坦看作为安全,而把崎岖不平和狭窄看作为危险的吗?是亲近美好廉洁之德而疏远杂乱肮脏之行的吗?是很深地藏在心中而对外能战胜敌人的吗?是效法禹、舜而能沿着他们的足迹继续前进的吗?是行为举止靠了它然后才能恰如其分的吗?它是血气的精华,是意识的精英。百姓依靠了它然后才能安宁,天下依靠了它然后才能太平。它明智通达纯粹而没有缺点毛病,这叫做君子的智慧聪明。——智

接下来讲智慧。上天降下一种东西,施予百姓,有的丰厚,有的微薄,通常不会整齐平均。夏桀、商纣以此混乱,商汤、周武以此贤能。有的浑浑浊浊,有的清清澈澈,有的非常盛大,有的细致入微。一日之间就能周流四海之间。君子能依靠它来修行,盗跖用它来穿室入户盗窃。从广大来看,和天一样高大,从细微处看,可融入无形之中。德行道义依靠它来修行,事业靠它来成功。可以依靠它来禁止暴行,补足穷苦百姓,依靠它使百姓获得富足生活。言说之人说自己愚笨不知道这个事物是什么,请教君王。

君主说,这个事物使宽厚平和的安全,让阴险狭隘的危险。会亲近洁身自好的,疏远杂乱污秽的。深藏于内心之中,却能战胜外在敌人。效法舜、禹一类贤德先王,沿着他们的道路前行。一举一动都要依靠它才能恰到好处。它是气血的精华,是思想的繁荣,百姓依靠它才能得到安宁,天下依靠它才会太平,明白通达而没有瑕疵,就叫做君子的智慧。

智慧,是天赐予人的宝贵财富,能把智慧用于正途,用智慧规范自己的行为举动,用智慧治理国家,摒弃杜绝恶的追求,就能符合世界运转的规律,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安定平和。

编号:XZ26-3-1

有物于此,居则周静致下,动则綦高以钜,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大参天地,德厚尧禹,精微乎毫毛,而充盈乎大寓。忽兮其极之远也,攭兮其相逐而反也,卬卬兮天下之咸蹇也。德厚而不捐,五采备而成文,往来惛惫,通于大神,出入甚极,莫知其门。天下失之则灭,得之则存。弟子不敏,此之愿陈,君子设辞,请测意之。

曰:此夫大而不塞者与?充盈大宇而不窕,入却穴而不偪者与?行远疾速,而不可托讯者与?往来惛惫,而不可为固塞者与?暴至杀伤,而不亿忌者与?功被天下,而不私置者与?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冬日作寒,夏日作暑,广大精神,请归之云。云。

在这里有种东西,停留时就周遍地静处在极低点,活动时就极高而广大无边。圆的合乎圆规画的圆,方的和角尺画的能相掩。大得可和天地相并列,德行比尧、禹还敦厚慈善。小的时候比毫毛还细微,而大的时候可充满寥廓的空间。迅速啊它们到达了很远很远,分开啊它们互相追逐而返回山边,高升啊天下人就都会生活维艰。它德行敦厚而不丢弃任何人,五种色彩齐备而成为花纹,它来去昏暗,变化莫测就像天神,它进出很急,没人知道它的进出之门。天下人失去了它就会灭亡,得到了它就能生存。学生我不聪明,愿意把它陈述给先生。君子设置这些隐辞,请您猜猜它的名称。

回答说:这东西是庞大而不会被堵塞的吗?是充满寥廓的空间而不会有间隙,进入缝隙洞穴而不觉其狭窄吗?是走得很远而且迅速但不可寄托重物的吗?是来去昏暗而不可能被固定堵塞的吗?是突然来杀伤万物而毫不迟疑毫无顾忌的吗?是功德覆盖天下而不自以为有德的吗?它依靠大地而在空间遨游,以风为朋友而以雨为子女。夏季兴起热浪,冬季兴起寒流。它广大而又神灵,请求把它归结为云。——云

有一种东西,停留时就静静弥漫在地面,运动时高高在上广大无边。圆的如同用规画出来的一版,方的合乎矩的标准,广大的和天地相匹配,德行深厚的比尧、禹还高尚,精微的比毫毛还细致,充盈的可以充满寰宇。能够迅速到达遥远的地方,相互追逐来回往返,而它高高聚集天下就会得到润泽。道德深厚,不漏一人,五种色彩齐备,具有美丽的纹饰。它来去隐蔽,变化如神,出入速度非常快,不知道来处是哪里。天下失去了它就会灭亡,得到它就能生存。学生不够聪慧,以隐辞陈述,请君子猜测事物的名称。

回答说,它虽然广大,却不会堵塞。能够充满整个宇宙不留缝隙,进入隙穴之中也不会觉得狭窄。虽然行的远速度快,但是不可负托重物或传递信息。往来非常隐蔽,不会被堵塞。蕴含雷霆杀伤万物,果决而不会迟疑。功德泽被天下,而不会自认为德行高洁。依托大地在宇宙间游荡,以风为友,以雨为子,令冬天寒冷,夏天酷热,广大无边通于神灵,归纳它叫做云。

这段不是直接讲政治理想而是通过对云的介绍阐述理念,云被描述为一个广大无边,德泽深厚,往来翕忽,无形无边,果决敏锐的事物,行云布雨化生万物而不自矜,也体现了儒家的追求。

编号:XZ26-4-1

有物于此,??兮其状,屡化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文。礼乐以成,贵贱以分,养老长幼,待之而后存。名号不美,与“暴”为邻。功立而身废,事成而家败。弃其耆老,收其后世。人属所利,飞鸟所害。臣愚不识,请占之五泰。

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屡化而不寿者与?善壮而拙老者与?有父母而无牝牡者与?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蚕

在这里有种东西,赤裸裸啊它的形状,屡次变化奇妙如神,它的功德覆盖天下,它为万代修饰人文。礼乐制度靠它成就,高贵卑贱靠它区分。奉养老人抚育小孩,依靠了它然后才成。它的名称却不好听,竟和残暴互相邻近。功业建立而自身被废,事业成功而家被破坏。抛弃了它的老一辈,收留了它的后一代。它被人类所利用,也被飞鸟所伤害。我愚昧而不知道,请长老们把它猜一猜。

长老们猜了猜说:这东西是身体像女人一样柔美而头像马头的吗?是屡次蜕化而不得长寿的吗?是善于度过壮年而不善于渡过晚年的吗?是有父母而没有雌雄分别的吗?是冬天隐藏而夏天出游的吗?它吃桑叶而吐出细丝,起先纷乱而后来有条不紊。生长在夏天而害怕酷暑,喜欢湿润却害怕雨淋。把蛹当作为母亲,把蛾当作为父亲。多次伏眠多次苏醒,事情才算最终完成。这是关于蚕的道理。——蚕

有一种东西,它赤身裸体没有毛、羽,多次变化奇妙如神,功劳覆盖天下,成为万世的纹饰。礼乐靠它完成,贵贱靠它区分,奉养老人抚养孩子都靠它来进行。它的名称不好听,与暴相近,这里说的是蚕食。功劳建立自身被废弃,事业成功家庭遭到破坏。它之中较老的被抛弃,后一代被收留。对人们有利,却为飞鸟所食。不知道叫什么,就请五泰(神巫)进行占卜。

五泰占卜说,这个事物身体柔婉而头像马头。虽然能多次变化,但并不长寿。壮年被善待,老年被抛弃。虽有父母,而不分雌雄。冬天隐伏夏天活动,食桑叶而吐丝,吐丝时会先乱而后治,最后有条不紊。虽然是夏天所生,却厌恶酷暑,虽然喜欢湿润却厌恶下雨。以蚕蛹为母亲,飞蛾为父亲,三次休眠三次唤醒,才算完成,这就是蚕的道理。

蚕的一生经历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等多个阶段,所以说多次变化非常神妙。蚕丝制作为丝绸,成为了体现礼乐、区分贵贱、善待老幼的物品。成丝之时就是蚕身死之时,所以功成而身废。蚕的很多行为符合儒家的主张:吐丝前乱而后治,符合治理的规律;三次蜕变,以生命的代价完成自己的事业,如同柳下惠三次被罢黜又三次被启用一般,“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LY18-2-1);蚕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则体现一种中道的思想,求其中,不过而无不及。

编号:XZ26-5-1

有物于此,生于山阜,处于室堂。无知无巧,善治衣裳。不盗不窃,穿窬而行。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从,又善连衡。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功业甚博,不见贤良。时用则存,不用则亡。臣愚不识,敢请之王。

王曰:此夫始生钜,其成功小者邪?长其尾而锐其剽者邪?头铦达而尾赵缭者邪?一往一来,结尾以为事。无羽无翼,反复甚极。尾生而事起,尾邅而事已。簪以为父,管以为母。既以缝表,又以连里:夫是之谓箴理。箴

在这里有种东西,产生于山岗,放置在内屋厅堂。没有智慧没有技巧,却善于缝制衣裳。既不偷盗也不行窃,却先打洞然后前往。日夜使分离的相合,从而制成花纹式样。既能够联合竖向,又善于连结横向。下能够遮盖百姓,上能够装饰帝王。功劳业绩非常巨大,却不炫耀自己贤良。有时用它,就在身旁;不用它时,它就躲藏。我很愚昧,不知其详,大胆把它请教大王。

大王说:这东西是开始产生时很大而它制成后很小的吗?是尾巴很长而末端很尖削的吗?是头部锐利而畅通无阻、尾巴摇曳而缠绕的吗?它一往一来地活动,把尾打结才开始。没有羽毛也没有翅,反复来回动作迅速。尾巴一长工作就开始,尾巴打结工作才停止。把大型簪针当父亲,而母亲就是那盛针的管子。既用它来缝合外表,又用它来连结夹里。这是关于针的道理。——针

有一个事物,生长在山冈之中,放置于屋室内。没有智慧也没有技巧,却善于缝制衣裳。既不偷盗也不行窃,却要穿洞而行。日日夜夜使分离的事物合在一起,制作各类花纹。它既能竖着相连,又能横着相连。在下能为百姓覆盖身体,在上能为帝王装饰。功业非常博大,却不外显自身的贤良。用的时候就存在,不用的时候就隐藏。言说之人说自己愚笨不知道这个事物是什么,请教君王。

君王说,它开始制作时很大,制成时却很小。头部很尖锐,末尾细长。一来一去,尾部打结才开始。没有羽毛,没有翅膀,往返来回却很迅速。生出长尾工作就开始,尾部盘旋打结工作就结束。他把簪针当作父亲,装针的管子作为母亲,形似簪子,所以是以簪为父,装于管中,所以以管为母。既可以缝制外表,又能修补内里,这就是关于针的道理。

针是常用的工具,线就是它的尾巴,有了尾巴就能将事物合纵相连,虽然很微小,但作用很大,是人们生活的必备品。需要使用时就显现,用过后就隐藏。荀子借物抒怀,也想如此修补制度的漏洞,合纵连横,带百姓获得美好生活,而后功成身隐。

编号:XZ26-6-1

天下不治,请陈佹诗:天地易位,四时易乡。列星殒坠,旦暮晦盲。幽闇登昭,日月下藏。公正无私,见谓从横。志爱公利,重楼疏堂。无私罪人,憼革贰兵。道德纯备,谗口将将。仁人绌约,敖暴擅强。天下幽险,恐失世英。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

如今天下无秩序,请把怪诗叙一叙:天地交换了位置,四季颠倒了方向;天上恒星都坠落,早晚昏暗不明亮;阴暗小人登显位,光明君子在下藏。正直为公无私心,却被说成结私党;心爱公利去做官,却被以为要楼房;没有袒护有罪人,却被作敌来严防;道德纯洁又完备,横遭毁谤瞎嚷嚷。仁人被废遭穷困,骄横暴徒逞凶狂;天下黑暗又凶险,时代精英恐丢光。蛟龙被当作壁虎,鸱枭被看成凤凰。

佹诗就是诡异激切的诗。天下不安定,所以陈述此诗。

天地改变了位置,四时颠倒了方向。天上的星星都坠落,白天晚上都陷入黑暗之中。阴暗的小人登上显赫的位置,像日月一样的光明君子却要退而隐藏。这些说的都是天下不安定,小人掌权,百姓生活陷入昏暗,水深火热。

君子在此时是受到排挤的,内心公正无私,却被说为反复无常。一心为公,为百姓谋利益,却被说成是索要高楼大堂。不以私心加罪别人,却被别人当作敌人来防范。孔子为鲁司寇,出于公心七日诛少正卯,也为他人所防备,可见于《孔子家语?始诛》: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有喜色。仲由问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乐以贵下人乎?”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今夫子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乎?”孔子曰:“居,吾语汝以其故。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荣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夫殷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周公诛管蔡、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乙、子产诛史何,是此七子,皆异世而同诛者,以七子异世而同恶,故不可赦也。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KZJY2-1-1)

道德纯洁完备,却受到谗人的诽谤,夏桀、商纣治下都有贤人,关龙逄、比干等,却遭到小人陷害迫害,不能匡正社稷。仁德之人被罢免陷入困顿之中,残暴之人却能处处逞强。天下陷入黑暗凶险之中,恐怕会失掉世上的英杰。蛟龙被视为壁虎,猫头鹰却被当做凤凰,君主无识人之明,使贤者不能得位,小人却掌握大权。

编号:XZ26-6-2

比干见刳,孔子拘匡。昭昭乎其知之明也,郁郁乎其遇时之不祥也,拂乎其欲礼义之大行也,闇乎天下之晦盲也,皓天不复,忧无疆也。千岁必反,古之常也。弟子勉学,天不忘也。圣人共手,时几将矣。与愚以疑,愿闻反辞。

其小歌曰:念彼远方,何其塞矣,仁人绌约,暴人衍矣。忠臣危殆,谗人服矣。琁、玉、瑶、珠,不知佩也,杂布与帛,不知异也。闾娵子奢,莫之媒也;嫫母力父,是之喜也。以盲为明,以聋为聪,以危为安,以吉为凶。呜呼!上天!曷维其同!

王子比干被剖腹,孔子被困在陈匡。明明白白啊他们的智慧是这样聪明亮堂,忧忧郁郁啊他们碰上的时运是这样不祥。违背时世啊他们想把礼义普遍推广。黑沉沉啊天下是这样的昏暗不明亮!光明之天不复返,忧思无边无限长。千载定有反复时,古来常规是这样。弟子努力去学习,上天不会把你忘。圣人拱手来等待,即将重见好时光。弟子全都愚昧无知,希望听您反复说。

那短小的诗歌唱道:想那遥远的地方,多么蔽塞有阻碍。仁人被废遭穷困,暴徒得意多自在。忠诚之臣遭危险,进谗之人受委派。美玉琼瑶与宝珠,竟然不知去佩带。将布与锦相混杂,竟然不知区别开。美如闾娵与子都,没人给他们做媒。丑如嫫母与力父,这种人却被人爱。认为瞎子视力好,认为聋子听力好,误把危险当安全,还把吉利当凶兆。呜呼哀哉老天爷!怎能和他们同道?

比干被剖腹挖心,孔子被困于匡地,可见《孔子家语?困誓》:孔子之宋,匡人简子以甲士围之。子路怒,奋戟将与战。孔子止之曰:“恶有修仁义而不免世俗之恶者乎?夫诗书之不讲,礼乐之不习,是丘之过也,若以述先王,好古法而为咎者,则非丘之罪也。命之夫。歌,予和汝。”子路弹琴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终,匡人解甲而罢。(KZJY22-5-1)。这些贤人的智慧是明亮而光辉的,但遇到了如此乱世是如此不幸,他们想要坚定地推行礼义,让天下百姓都遵守,但遇到了黑暗的时代。光明的天下一去不复返,只剩下五金的忧愁。但是天道运行的规律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黑暗的社会不会长久,只要努力学习,必然有可用之时,圣人也在拱手而待,平和盛世会紧跟在乱世之后。荀子在此表达自己的志向,说自己愚笨无知,但是愿意反复陈说圣人的理论。

接下来又做一首小歌。在一个遥远的地方,非常闭塞,礼义不行。仁德之人被罢黜,陷入困顿中,残暴之徒却自由自在。忠诚之臣遇到危险,谗人佞臣受到重用。对于美玉珠宝不知佩戴,不能区分粗布与锦帛。闾娵是战国时魏国的美女,子奢是子都,春秋时郑国的美男子,这样的人却没有人为他们做媒;嫫母是黄帝时的丑女,力父出处不详,这类的人受人们喜爱。把盲人当作目明,把聋子当作耳聪,把危险当作安全,把吉祥当作凶险。这是荀子当时社会环境的无奈与不满。他借用小歌,描述了当时的环境。因为礼义不行,社会颠倒混乱,仁德之人受到迫害,奸臣小人当道,百姓不知美丑,不分善恶,生活混乱,处于凶险之中。

经典随笔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g/16541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