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价格 >> 我是谁2023年将会遇见怎样的人
我对很多敷衍、不够诚恳的交际圈子向来缺乏耐心,亦不具备桌面一套、桌底一套周旋的场面功夫。那么,就索性做一个等缘而非攀缘的人。
“我是谁?年将会遇见怎样的人?”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伴随精神成长而不断遇到。前者需要认清自己,后者则需要通过与他人的联结、碰撞,更好地看清另一个自己。在很多情况下,他人是一面镜子。
你要相信,时间久了,能够与你产生交集、融合并在你内心深处占有重要位置的人,终究不会太多。而向来喜欢热用、左右逢源的人,多少都会遗忘或被遗忘,最终都会如同烟火盛放,过目即忘。若干的相处看上去似乎很美,但关系却更像路人、过客。这样的状况,若要形容,就好比心被伤透后的冷落,只能独自回味。
你还要相信,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与你相续有缘的人都会自动出现,而且你们在初识时,不会觉得生疏、别扭,而是仿佛前世在哪里遇见过。彼此间可以做到平等交流,坦诚对待,没有期许,而更多的是愿意给予祝福,让彼此的欢喜心溢于言表。人性的美好与光辉,就在你来我往的交谈中被情感点燃,让人心暖。
生活中的我,兴趣寡然,不看电视,不听广播,也很少浏览网络,更像是一个不合时宜、落后于时代的人。主要是因为,自己的交际圈子也没有那么宽泛。在南京,能见面的,也只是几个老友而已。很多时候,我们相聚没有目的,亦毫无所谓的意义。只是一起吃饭、聊天、谈谈有趣的事,却始终相看两不厌,令初识时的美好得以持续,这大概也是善缘的一种吧。
或许因为年发渐长,或许是没有太多的欲望和心性使然,竟越来越不善于主动去完成一些属于交际范畴的内容。好的、合适的情感,一定是因缘相见、静水流深的。倘若出现,你惜缘、感恩就好。这些与你有相同气质和因缘之分的人,可能就是你此生需要遇见的人,白有其意义所在。
人与人之间的因缘之分,我更看重的是给过我一粒米或者一口水的人,而不是那些能长久保持关系或可以与之联结的人。主要是因为,前者是我生命中曾经给予过我光束的人。与这样的人见面和说话,是自情感里开出的花朵,洁净、饱满、真实。反之,就无法维持关系里的善、真、美好,即便事后遗忘或被遗忘,亦是一件很自然、依旧值得感恩的事。毕竟情缘无常,有缘起就有缘灭,习惯、接受就好。
朋友应该是那种见面就很熟、不拘束,随和得让你如沐春风的人,而不是为了自己交际所需,或者扩大所谓的圈子,虛张声势,以他人之名来验证自己的排场和面子的人。对后面这种人来说,即便这张桌子人满为患,他也愿意挤在上面,图个热乎。事后,谁记得谁,谁被谁遗忘,对他似乎都不是那么重要的事。
挤不进的圈子,硬是往里挤,挤得好,还可以挤出一点小空间;挤不好,心受损,还以为人家排挤你,所谓的自尊心就会受挫。总之,吃力不讨好。殊不知,待人接物,自有机缘既不俯视,亦不仰视,才算是妥站;能与之同坐,关系清淡,日渐情长,方算是美好。
现实生活中,我更热衷交往和对待的,是那些可以与自己产生联结的人。他们具备谦卑的心态,热爱生活,为人诚恳,态度端正,品格完善,气质独特,属于俗世烟火里的普通饮食男女,个性和内涵都体现于日常生活。他们是我愿意与之接近的一类人:遵循俗世里的道,无私,懂得爱和慈悲的重要;仿佛是尘埃里散发馥郁香味的植物,或者山谷里延绵的峰宇,伟岸而沉默。
这些美好的知遇值得被善待,可以见或者不见,但唯独无法被遗忘。作为情感交集的一种,因缘相会,微笑和慰藉,说话和拥抱,再见与相遇,都可以来得真实,并因稀少而珍贵。所以,因缘而遇应该是生命情感中一枚珍贵的勋章,它能给予彼此滋养、恩泽和惜福的嘉赏。只能珍重,却始终无法被展示。
荀子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你的身边都是什么样的人,你也会被潜移默化的改变。在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借力”。当你想要赚钱的时候,你一定要去跟有钱人结交。跟有钱的人结交,他们能够给予你的不单有财富,还有赚钱的思路。如果你一味的去和没钱人凑一块儿,所谓的拼搏和创业,也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不会落到实处。
所以,你想做一个有钱人,首先要学会融入“有钱”的圈子,去学习赚钱的思路。你的格局打开了,你的财运也会滚滚而来。
一禅法师说:要与智者同行。你选择做什么样的人,就要去跟什么样的人交往。正如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你与智者同路,也会变成智者。与愚者同路,就会被带到坑里。能够在顶峰相见的人,必然都是一路人。
所以,选择一个朋友圈非常重要。和不同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与优秀的人同行,与品德高尚的人相处,跟智者学习,你的人生定会越来越明朗。人这辈子,过客匆匆。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没有遇到好的人,而是我们没能成为那个更好的自己。
有句话叫做: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是谁,就会遇见谁。往后余生,做最好的自己,遇见最好的别人,拥有想要的生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