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价格 >> 普通人的超凡力量之自省
《孟子·离娄上》有云:“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意思是:凡是行为有达不到预期效果的,都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归向他。
“自省”一词,最早出自《论语·里仁》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内自省也。”就是说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自省一直是中国人德行修养的标准之一。在心理学看来,自省不仅是一种优良的品德,更是一种使人走向幸福的能力。心理学把自省定义为,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自省不等于自我批判,它是通过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调控和自我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方法。
《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意思是:君子学习广泛,而又能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不会犯错误了。
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己不克制、对人不友善、对事不用心、对物不珍惜,不注意言行的检点,结果是不仅不受欢迎,而且四处碰壁。他们忘记了反躬自省,而热衷于一呼百应,习惯于他人对自己百依百顺,高兴于被阿谀奉承,满足于听甜言蜜语。于是忘乎所以、为所欲为,不该说的说了、不该做的做了、不该拿的拿了、不该去的去了。
雨果说过:“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才是一种胜利。”一个人想要在人生中留下稳健的足迹,就必须把自省当作镜子和良药,将自己的不足找出来,将自身的毛病医治好。做到头脑清醒、思想健康、行为稳健。
鲁迅先生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自省就是要在宽中“省”胸怀,在高中“省”水平,在远中“省”视野,在先中“省”差距,在优中“省”距离,忠于内心的感受,但不完全相信内心的想法,身处逆境时要自省,身处顺境时更要自省,在自省中总结过去,在自省中规划未来。
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