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简介 >> 荀子middot正名第二十二1
文章编号XZ-22-1,总第期。
简介:
荀子第二十二篇正名第一段。
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第六本与大家分享的书是荀子,因精力有限,每天分享千字左右,分享的内容包括原文、译文与学习心得。如果有朋友对某段很感兴趣或有见解,想进一步探讨,欢迎回复或留言。本书分段多根据内容数量,并非完全按照文意。
编号:XZ22-1-1
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散名之在人者: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性伤谓之病。节遇谓之命。是散名之在人者也,是后王之成名也。
现代的君主确定名称:刑名仿照的是商代,爵位仿照的是周代,礼节仪式仿照的是《礼经》。万事万物的名称,则中原地区和边远地区的风俗习惯等共同约定,他们依靠这些名称进行交流。对于人自身,与生俱来的叫做性。天性和阴阳二气相和产生的,精神对外界的感应,不经人为努力而自然产生的,就叫做性。本性中的好、恶、喜、怒、哀、乐,就叫做情感。情感就是如此,而且用心加以选择,就叫做思虑。经过思虑,人们就会付诸行动,这就叫做人为。长期运用思虑、经常付诸实践,而后就能成功,这也叫做人为。符合利益的就去做,这叫做事业。符合道义就去做,这叫做德行。人生来就具有的认识事物的能力,这叫做知觉。人通过后天努力获得认识,这就叫做智慧。而人本身具有的处理事物的能力,就叫做本能。这种能力与处置的事物相适合,就叫做才能。人的本性受到伤害,就叫疾病。偶然的遭遇,就叫做命运。这些名称都是关于人本身的,也是现代的君主确定的名称。
荀子之时君主确定名称,刑法的名字仿照商代,爵位的名字仿照周代,礼仪制度的名字仿照《仪礼》。赋予万物各种各样的名称,是依照中原各国的约定俗称的习惯,正是因为如此,远方不同习俗的地方也能用同样的语言名称沟通。关于人的各种事物的名称,与生俱来的就叫做天性;天性因阴阳之气相合而产生,精神与外物接触便互相感应,不经过人为加工自然而然的特质就叫做本性;本性的好、恶、喜、怒、哀、乐等情绪,叫做感情;感情出于本性,而内心进行选择就叫做思虑;心中思虑后能按照去行动就叫做人为;思虑积累,经常付诸实践,能够达到成功,也叫做人为。为了正当利益去做,就叫做事业;为了正当的道义去做,就叫做德行。人本身就具有的能力,就叫做本能;本能与外界处置的事物相适合,就叫做才能。人的天性受到了伤害,就叫做疾病;偶然的遭遇就叫做命运。这些就是关于人自身的各项事物的命名,是后世的君主所制定的。
声明:文章与图片均为原创,转载请声明。
了解更多经典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2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