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哲学君
来源:哲学人生网
胡适在《我的母亲》一文中曾说: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
人这一生,不过短短数十年,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要花费宝贵的时间与不值得的人和事置气。
人生,除了生死,一切都是小事,不要因为生气而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01
生气,是最愚蠢的表现。明代文学家冯梦龙说过:怒中之言,必有泄漏。
当一个人生气时,情绪就会占据上风,往往会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伤人害己。
生气,是世界上最愚蠢、也是最没用的行为,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可能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一只骆驼在沙漠里跋涉,太阳像一个火球,晒得它又渴又饿,非常焦躁。
这时,一块玻璃碎片把它的脚掌硌了一下,疲累的骆驼顿时火冒三丈,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片踢了出去。
与此同时,它也不小心将自己的脚掌划开了一道深深的口子,鲜红的血液顿时染红了沙子。
生气的骆驼一瘸一拐地走着,血迹引来了空中的秃鸠,叫着在天空中盘旋,骆驼被吓得狂奔起来。
当跑到沙漠边缘时,浓重的血腥味又引来了附近的狼。
疲惫再加上流血过多,无力的骆驼只能像只无头苍蝇般东奔西跑。
不小心又跑到了食人蚁的蚁巢附近,鲜血的味道惹得食人蚁倾巢而出,黑压压地向骆驼扑了过去。
食人蚁群如同一块黑色的毯子,把骆驼裹了个严严实实,不一会儿,可怜的骆驼就鲜血淋漓地倒在了地下。
临死的时候,骆驼追悔莫及地哀叹:“我为什么要跟一块小小的玻璃生气呢?”
愚蠢的人,处事易生怒气,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最终只会一事无成,活得也很痛苦。
人,不论身处怎样恶劣的环境,都应该冷静平和,遇事不生怒气,理智看待问题,才是智慧之道。
佛说十善业道经译文
当时释迦世尊向龙王说:所有一切众生,因为内心思想不同的缘故,造作出来的善恶业也不同,由于这样所以有天、人、阿修罗、地狱、畜生、饿鬼等六道的生死轮回。龙王啊!你看这个大会与大海中形形色色各种类众生,是否各别不同呢?像这些众生,没有不是由自己的心念,造作出善与不善的身业、口业、意业所致使的结果报应。
心意没有形色,不可看见或者拿取,只是虚妄不实的万法影相集合所生起,毕竟诸法无主体,没有真正的自我与自我所有的一切。众生虽然各自随著自己所造的善恶业,所现起的果报不同,在其中实在没有能创作的主体。所以一切万法的生灭变化,都是不可思议的,自己的本性如幻如化,有智慧的人了知以后,就应该修集福德善业,由这样所产生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的果报身心,都会很端正庄严,看见的人都会真欢喜而不会生讨厌。
龙王啊!你观看佛的身相,是从修集百千亿种福德所生,具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庄严相,放出光明显耀而遍照,光明遍覆与会大众,假使有无量亿的自在天王与大梵天王,他们所放出的光明也都会被佛陀的光明掩盖而不能显现;凡是有瞻仰如来身所放光的人,没有不目眩眼花。你又观看这些大菩萨,美妙的色身又庄严清净,这一切都是由修集很多的善业福德所生的果报。
这些天神、龙众、夜叉鬼、乾闼婆音乐神、阿修罗鬼神、迦楼罗大鹏金翅鸟、紧那罗歌神、摩罗迦地龙等八部鬼神众,都是有广大威猛势力的,也都是修集善业福德所生的果报。现在在大海中所有的水族众生,形体颜色粗劣鄙陋,形体大小,都是由自己内心起各种妄想恶念,致使身口意三业做出不善的罪业,由这样的原因,就随著所造的恶业各自感受果报。你现在应当时常照我的话去修学,也应该使令一切众生,了知通达因果报应,修持学习一切善业。
你们对这些道理,应当有正见而心不动摇,不可再堕落在断见与常见中,对佛法僧三宝能生长福田,应该生起欢喜心恭敬供养,如果这样,你们也会得到人间天上的尊敬供养。龙王你应当要明白!菩萨有一个法门,能断除一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痛苦,是那一种法门呢?就是在白天夜间恒常忆念,思惟观察善法,使令一切善法,在心内念念增长生根,不容允有一分一毫不善的恶念参杂在心里,这样就能使令各种罪恶永远断灭,善法日日圆满,时常可以亲近到诸佛菩萨,以及所有的圣贤群众。
所说的善法者,如果想要修得人身与天神的身体,或者要修证小乘声闻罗汉的菩提觉道,或者要修证独觉辟支佛的菩提觉道,或者要修证大乘的无上佛道,都必须依靠这个善法,做为修行的根本,才能修得成就,所以名叫做善法。这个善法就是十善业道,是那十种善法呢?就是所谓能永远舍离: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嗔恚、不邪见。
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杀生的罪行,就能得到成就十种脱离苦恼的善法,是那十种呢?第一:对各种众生普遍布施没有怖畏。第二:时常对于众生会生起大慈悲心。第三:永远断除一切嗔恨恚怒的习气。第四:身体时常无病苦。第五:寿命会活得长远。第六:时常会受非人类的鬼神所守护。第七:时常没有可怕的恶梦,寝睡或者觉醒都很快乐。第八:灭除一切结怨,怨恨仇害自然解除。第九:不会堕落地狱、畜牲、饿鬼三恶道的恐怖。第十:命终后必定上生天界。就是这十种功德利益。如果能将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果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佛的随心自在寿命要长要短无障碍的果报。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偷盗的罪行,就能得到十种有保障而可信的善法,是那十种呢?第一:物质财产盈积充足,而且国王、盗贼、水灾、火灾、不可爱的败家子,都不能消散毁灭。第二:多数人会敬爱怀念。第三:别人不会欺负。第四:十方的人都会赞美。第五:不用担忧会受损害。第六:善良的名声流传远布。第七:处在群众心无畏惧。第八:钱财、寿命、容色、体力都一切安乐,而且辩论口才具足没有缺陷。第九:时常怀著布施救助的心意。第十:寿命终了必定上生天界。就是这十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能得证清净大菩提的智慧。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邪淫秽行,就会得到四种智者所称赞的善法,是那四种呢?第一: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器官,都很调顺。第二:永久远离纠纷諠闹与内心的掉举散乱。第三:受世人所称赞。第四:妻子没有人能侵犯。就是这四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能得到佛身大丈夫男根隐密不露的藏相。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打妄语的罪业,就能得到八种天神所赞叹的善法,是那八种呢?第一:口常清净,发出优钵青莲花的香气。第二:被一切世间人所信仰伏从。第三:所发的言语可成为证明,受人间天上所敬爱。第四:时常用爱语安慰众生。第五:心意能得到殊胜的安乐,身口意三业都很清净。第六:说话不会错误过失,内心时常欢喜愉快。第七:所发出的语言必受他人尊重,人间天上的人都会一一奉行。第八:智慧庄严殊胜,没有人能超越制伏他。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如来真实不虚的语言。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两舌挑拨的罪业,就能得到五种不可破坏的善法,是那五种呢?第一:得到不被破坏的身体,因为没有人能伤害他。第二:得到不被破坏的家庭眷属,因为没有人能破害他。第三:得到不被破坏的信用,因为顺于本份所修的道业。第四:得到不被破坏的法力道行,因为所修的道行很坚固。第五:得到不被破坏的善知识,因为不曾欺诳迷惑别人。就是这五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以后成佛时,就会得到正信的眷属,一切魔的眷属,都不能阻碍破坏。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恶毒的口业,就能成就得到八种清净的善业,是那八种呢?第一:所说的话不乖违适度。第二:所说的话都对人有利益。第三:所说的话必定契合真理。第四:言语词句都很美妙。第五:所说的话都可以承受领会。第六:所说的话可以相信采用。第七:所说的话不会被人讥笑。第八:所说的话全部都是令人可爱,别人乐于接受。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会具足如来清净梵音的声相。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花言巧语的口业,就能得到三种决定不变的果报,是那三种呢?第一:决定被有智慧的人所喜爱。第二:决定能用智慧依照事实回答所问。第三:决定在天上人间所成就威德是最殊胜的,因为所说的话没有虚妄不实的花言巧语。就是这三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能得到如来一切所授记的果报,丝毫都不会荒唐而捐弃。
正觉:二乘人。正等正觉:菩萨。无上正等正觉:佛。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贪求欲望,就能得到成就五种自在满足,是那五种呢?第一:身口意三业自在满足,因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具足圆满。第二:财产宝物自在满足,一切怨仇盗贼都不能抢夺去。第三:福报德行自在具足,能随心所欲,因为一切物品都能具备满足。第四:国王的权位自在满足,任何珍贵奇妙的宝物,各方都会来奉献。第五:所获得的物品都超过所希求的,甚至超过百倍的殊胜,这是由过去世不悭贪不嫉妒别人的缘故。就是这五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在三界内是特别尊贵殊胜的,天上人间都会共同恭敬供养。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嗔恨恚怒心的意业,就能得到八种喜悦的心法,是那八种呢?第一:没有损害恼乱的心。第二:没有嗔恨恚怒的心。第三:没有斗诤诉讼的心。第四:有柔顺温和本质正直的心。第五:能得到圣者的慈悲心。第六:时常作利益安慰众生的心。第七:身体相貌端正庄严,众人都共同尊敬。第八:以和气忍辱的缘故,能快速生到清净世界。就是这八种,如果能将这所修的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就能证得没有障碍的心,观看的人不会生讨厌而起欢喜心。
再说!龙王啊!如果能舍离愚痴邪见,就能得到成就十种的功德善法,是那十种呢?第一:能得到真正善心的快乐,得到真诚善良的善知识。第二:深信因果报应,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始终都不敢做恶业。第三:只专心归依佛教,不再归依其他的天神外道等。第四:把持正直的心正见的心,永远脱离一切吉凶的疑惑罗网。第五:会时常生在人间天上,不会再堕落地狱、畜生、饿鬼三恶道中。第六:具足无量福慧,展转增加殊胜。第七:永远舍离邪魔外道,实行佛法圣道。第八:不起虚幻的五蕴之体而生身见执著,舍离一切恶业。第九:安住在无碍的正确见解中。第十:不会堕落各种的灾难。就是这十种,如果能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以后成佛时,会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由自在的神通法力。
当时世尊又向龙王说:如果有大乘菩萨能依照这十种的善业,在修持菩萨道的时候,能舍离杀生的罪行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富有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长寿不会夭折短命,不会被任何一切怨仇盗贼所损害。
因为舍离偷盗的罪行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富贵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获得的一切都是最殊胜没有人可以相比,都能具备积集所有诸佛的圣法宝藏。
因为能舍离不是梵行的邪淫而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他的家人眷属都能守贞节而顺从,对他的母亲与妻子,没有人敢用淫欲心去看视她们。
因为舍离虚诳的妄语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又能脱离众人的毁谤,摄持如来的正法,依照他的誓愿所希求,任何所做都必定能得到结果。
因为舍离挑拨离间的话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裕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家庭眷属都会和睦相处,有共同一样的志向与欢喜,永远不会乖违诤闹。
四不行业:一、不说是非。二、不听是非。三、不传是非。四、不得妄语。
因为舍离了粗鲁恶毒的语言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有一切群众,都会很欢喜归依,所说的话都会被人相信接受,没有人会违抗拒绝。
因为舍离了没有意义的花言绮语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所说的话都不会虚伪假设,众人都会尊敬接受,又能善巧随方应变教导,断除各种疑问迷惑。
因为舍离了贪欲追求的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自己所有的一切,都会惠施喜舍给众生,信心慧解都很坚固,具有很大的威德法力。
因为舍离了嗔恨恚怒的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同时能迅速自然成就了没有障碍的心智,六根庄严美好,所看见的人都会生敬爱心。因为舍离了邪见颠倒的愚痴心又能实行布施救济的话,就会时常有充足丰富的财宝,而且没有人能侵占抢夺,永远会投生在正见又敬信佛教的家庭里,能见佛闻法,供养一切僧宝,时常不会忘失自己所发的大菩提心。这就是菩萨大士所修持菩萨道时,实行十善业,又能布施救济来庄严道行,所获得的大利益。
就是这样,龙王啊!举出纲要来说,能实行十善业道,又用戒律来庄严大道的话,就能生起一切佛法真实的利益,又能圆满所发的广大誓愿。又修持忍辱行来庄严大道的话,就能证得佛的圆满音声,又具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又能以精进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破除魔障怨结,深入佛法宝藏。又修持禅定来庄严道行的话,能产生忆念不忘、智慧、惭愧心、轻松安适。又修持智慧来庄严道行的话,能断除一切分别所生的虚妄错见。
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仁慈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一切众生就不会生起恼怒伤害的心。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悲愍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怜愍一切众生,时常救度不会生厌舍弃。又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随喜心来庄严道行的话,看见别人修持善行,内心不会嫉妒嫌弃。修持四无量心当中的舍离执著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于顺心与违逆的境遇,都不会生起贪爱与嗔恚的心。
又修持菩萨的四摄法:布施、爱语、同事、利他来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时常勤于摄化一切众生。
又修持四念处的观身不净、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善于修习四念处的禅观。
又能修持四正勤的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以此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全部断除一切不善的恶法,成就一切善法。
又能修持四神足的欲神足、勤神足、心神足、观神足,以此庄严道行的话,就会时常使令身心轻松安适快乐。
欲神足─希慕欲乐。
勤神足─精进无间。
心神足─一心正念。
观神足─心不驰散。
四神足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
又能修持五根的信心、精进、忆念、禅定、智慧来庄严道行的话,对佛道就会深信而坚固,精进殷勤不懈怠,永远不会迷失忘记,心地寂静安然调顺,断尽一切烦恼。
五根是生圣道的根本,故名五根。
五根:一、信根─信心生长。二、进根─精进生长。三、念根─忆念生长。四、定根─禅定生长。五、慧根─智慧生长。
又修持五力的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来庄严道行的话,众多的魔怨都会全部消灭,一切都无能破坏的。
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能破三界之诸惑。
五力:一、信力。二、精进力。三、念力。四、定力。五、慧力。
信力─信力能破邪信。
精进力─精进力能破懈怠。
念力─念力能破邪念。
定力─定力能破乱想。
慧力─慧力能破三界诸惑。
又能修持七觉支的选择正法、精进、法喜、轻安、忆念、禅定、行舍不著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时常善于觉悟一切万法。
七觉支:一、择法菩提分。二、精进菩提分。三、喜菩提分。四、轻安菩提分。五、念菩提分。六、定菩提分。七、舍菩提分。
择法菩提分─智慧简择法之真伪。
精进菩提分─勇猛心,力行正法。
喜菩提分─心生善法,而生欢喜。
轻安菩提分─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
念菩提分─时时观念正法,令定慧均等。
定菩提分─心唯一境,而不散乱。
舍菩提分─舍离一切虚妄法,而力行正法。
又能修持八正道的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证得真实的智慧,而时常显现在目前。
八正道又名八圣道,是八条圣者的道法,修此八正道,可证得阿罗汉果。
八正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
正见─正确的知见。
正思惟─正确的思考。
正语─正当的言语。
正业─正当的行为。
正命─正当的职业。
正精进─正当的努力。
正念─正确的观念。
正定─正确的禅定。
又能修持停止散乱心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全部洗涤消除一切缠结烦恼。又能修持观照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如实了知诸法空无自性。又能修持善巧方便来庄严道行的话,就能迅速修成圆满有为法与无为法的法喜快乐。
龙王啊!你应当要明白!这十种的善业,甚至能使令佛的十力,佛的四无畏,佛的十八不共法,一切佛法,都能修得圆满,所以你们应当勤修十善业道。
佛十力:一、知处非处智力。二、知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所道智力。八、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
佛四无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何谓十八不共法?佛的十八种功德法,惟佛独有,不与三乘共有,故云不共法。
佛十八不共法: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四、无异想。五、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七、欲无减。八、精进无减。九、念无减。十、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十三、一切身业随智慧行。十四、一切口业随智慧行。十五、一切意业随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过去世无碍。十七、智慧知未来世无碍。十八、智慧知现在世无碍。
龙王啊!譬如一切城市、都邑、聚集的村落,都必须依靠大地才能安立居住,所有一切药草、花卉、树木、丛林、也都是依靠大地才能得到生长。这十种的善业道理,也如同大地一样,所有的人类天界的善报也都依靠十善业而安立,一切声闻阿罗汉果、独觉与缘觉,以及大乘的菩萨行,一切佛法,都共同依靠这十善业的大地开始修起,最后才能成就各种的果位。
佛陀说完这部经以后,咸海娑竭罗龙王,以及大会的一切大众,世间上的天神、人类、阿修罗鬼神等,都生大欢喜心,相信接受如法奉行。
02
生气,便宜了谁?古语有云:气大伤身。
当人处于生气的状态中,情绪起伏不定,人体也会发生变化,久而久之身体就会出现问题。
容易生气,是因为修养不够;因别人而痛苦,是因为境界不深。
赤壁大战后,孙刘两家争夺荆州,诸葛亮三次挫败周瑜的阴谋,最后把周瑜气死。
第一次是双方追歼曹兵,周瑜中了曹仁的诱敌之计,被毒箭射中,诸葛亮趁机占领荆州城楼,待周瑜负伤前来,看到荆州城上已插上了刘备的旗号。
几群城池无我份,一场辛苦为谁忙,周瑜因此气得跌下马来。
第二次是刘备过江招亲,凭借诸葛亮的三个锦囊妙计,弄假成真,既保全荆州,又得了夫人。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他气愤填膺,金疮迸裂,倒在船上不省人事。
第三次是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以收西川为名,趁刘备不备,出其不意夺取荆州,结果诸葛亮早有准备,当场戳穿他的把戏,羞辱了他一番。
心胸狭隘的周瑜,一气之下,金疮复裂,坠于马下,不久便一命呜呼。
临死前,他还埋怨老天爷太不公平,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
百病皆因生气,伤心更加伤身,你生气的每一分钟,影响的都是自己,损害的也是自己的健康。
人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就算再不如意,也不要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微笑面对,生活会更轻松。
03
能控制情绪,方能控制人生。《荀子》中说:怒不过夺,喜不过予。
与其因为别人的无礼言行而怒气冲冲地大发脾气,不如改变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
生活中,我们常因一点小事与别人发生矛盾,但人不应该成为情绪的奴隶,要懂得控制情绪。
有一位教授,带着孩子在水果摊上挑选水果。
小摊贩看着他们挑来挑去,很不耐烦地说道:“先生,你到底买不买?不要这样挑来拣去的。”
教授礼貌地回道:“要买!要买!”
接着把挑好的水果交给小贩,并问多少钱?
小摊贩不以为然地说:“这水果可是很贵的哦,你买得起吗?”
教授依旧谦虚地回答:“买得起,买得起。”并把钱递给小贩。
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忍不住问道:“爸爸,您是教授,是令我景仰的人,为什么今天却让小摊贩如此吆喝?难道您一点也不生气吗?”
教授回答道:“待人有理、谦虚、礼貌是我的水准,无礼、势利是这个小摊贩的水准,我不能让他的水准降低我的水准。”
人,可以有脾气,但要懂得克制,若不能控制情绪,人生就只能在负面情绪中消磨殆尽,徒增烦恼。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快,我们不能逞一时之快,一味地发泄,要做情绪的主人,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丰子恺先生曾说: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生气不如争气,不勉强自己,不为难别人,不为不值得的人和事,放弃本该属于自己的快乐。
余生不长,希望我们都能不生气,放宽心,与人生和解,心静如水,宠辱不惊地笑看花谢花开。
工作上不顺心、和家人有矛盾、和朋友有冲突、财运不济、倒霉频来、身体欠佳……
各种各样的烦心事让你生气难受,资深学佛老师在线授课,帮你摆脱烦恼,不在生气。
#正念就在生活中#
▼
会员制社群,随时随地听课
专人指导,长期陪伴
密约聊愈?团队,依据佛法真实智慧,和心理学多年实战经验,精心打造正念课程——正念就在生活中社群,将正念落实在一言一行中,做一个智慧通达的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