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读了半本荀子,聊聊

发布时间:2021/8/4 14:02:12   点击数:
白癜风要注意那些 http://m.39.net/pf/a_7925874.html
读完前半本荀子,聊聊荀子第一篇是劝学,回忆起上学时背诵这篇的感觉,年少读的不甚理解的文章成年后因为经历,知识储备不同而有机会再接触时,对着有印象的文字却如恍如隔世般,再相逢,是否有机会再遇的,是个人的选择。荀子是继孔孟后的又一儒家大师,和持性善论观点的孟子对立,普通人可能只有个“荀子≈性恶论=李斯韩非的老师”的印象,荀子在历史中没有得到孔孟朱熹般的声誉名声,我也好奇荀子的思想究竟如何,简单说说我读的荀子。荀子捍卫孔子的学说,坚持他所认为儒家正道―重礼义明法度重等级区分,君子修身正己,清邪说正人心。荀子不赞成孟子,却其实两人学说中仁义部分有相似的部分,荀子儒家的底色很明显。孔子叫仁,孟子讲仁义,荀子讲礼义。孔孟更多是形上学的论述,而荀子的礼义是重方法论,也就是“术”的层面,包括君子如何修身,君主如何治国,国家如何富强等,“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对比理想主义者的孟子,荀子更多是现实主义的,孟子传承孔子的一以贯之,即使学说真的已经不能适合时代的需要。荀子晚了孟子一百年,战国比春秋末期更残酷现实,荀子更多是贴近社会真实,“君子之审时顺势,时拙则拙,时伸则伸也”。变与不变,是否改变,儒家如果不变,是否能延续至今?威武不能屈,精神上的孟子可敬,难道顺势而为的荀子就是“诡憰”?“术”和“刑”这两个字反复出现在各篇文章。善之以礼,不善以刑。礼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法度是对人行为的制度要求,刑是不守法度的结果。我曾经简单理解传统王朝是外儒内法,法是儒的继续?有想深入了解儒法本质和关联。韩非子学说部分是荀子的延续,有一篇荀子写到“说难”,而韩非子比不上荀子的高度,是我自己的看法,因为我很认真一篇篇看荀子,读韩非子时没有。荀子礼义儒家的一面,韩非子中没有。李斯就有点搞笑了,荀子中很多预见如李斯般的人往后选择的做法的后果,不知道腰斩时脑海会不会想起他老师的文章。最后简单说下荀子提出性恶说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学习的作用,圣人不是先天就是圣人,而是通过不断学习修身才成为圣人。荀子文章除了政治上很多“御民之术”,对经济,社会,人性,他有很清晰的洞见,真的放在现在来看也不过时。很想写多点,因为没整理思绪,想到哪就写了

早上五点多醒六点到天台看了一个小时的荀子下来就吃早餐泡茶,周末日均四五泡茶

刚买的书,血缘两小时内看完了,有点收获,讲谈社论语这本很失望,不会再随便买讲谈社了,一本本踩雷

放了包黑咖啡速溶,和外面拿铁的味道一样

周末广体看了两场精彩的NBA,很多年没看到精彩的抢七了,唉想纳什能走更远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jj/16520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