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两千多年的庄子研究史

发布时间:2017/11/15 15:13:15   点击数:

《中华读书报》年征订正在进行,恭请读者朋友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1-

《庄子》也称《南华真经》,乃是庄周及其弟子所撰。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与老子齐名,合称为老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庄子生平有简略的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庄子》为《南华真经》。回顾历代的《庄子》研究,可谓洋洋大观,典籍浩繁,以下予以简要介绍。

《庄子》的成书年代当在战国中后期。今本《庄子》的篇目已经不是《庄子》原本。《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五十二篇”。但郭象注中仅见三十三篇。郭象注本分《庄子》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司马迁以为《渔父》《盗跖》《胠箧》《畏累虚》《亢桑子》等都是庄子所作。余嘉锡说:“今《胠篋》在外篇,《渔父》《盗跖》《庚桑楚》在杂篇,而太史公皆以为庄子所自作。然则史公所见之本,必无内外杂篇之别可知也。刘向定著之时,始分别编次。”(《古书通例》)又说:“凡一书之内,自分内外者,多出于刘向,其外篇大抵较为肤浅,或并疑为依托者也。”(《古书通例》)从宋代开始,一般读者均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著,表现了庄子的核心思想,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外篇和杂篇皆是庄子后学之作。学人不难发现内七篇篇目都是三个字,外篇杂篇的题目多是两个字,且多取各篇篇首两字为题,显然,内篇的篇目旨在标明主题,而外篇杂篇篇目多与本章主题没有直接关系。近代出土秦汉竹简中的《庄子》残篇,可以证明《庄子》三十三篇均为先秦古书。

庄子与儒家的关系是一个值得







































治疗白癜风的药有哪些
北京中科医院正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405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