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古诗文名句荟萃

发布时间:2020/1/20 14:35:24   点击数:
前言

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学习古诗文经典,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阅读欣赏习作水平。

中国的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学习古诗文经典的最好方法就是幼时熟背,然由于诸多原因,很多人错失了少年背诵的黄金时期,等到成年时想再背诵记忆时困难重重。

为了帮助大家在紧张忙碌、世事繁杂的生活中学习经典,推动小水滴“爱心图书.共享阅读”,本手册从浩瀚的古诗文中去粗存精、精选出句堪称百世流芳的名句,可谓经典实用、含英咀华;共分41类,齐全权威,便于记忆;采取口袋书形式,精致小巧,方便携带;提出“六随”学习法:“随身携带、随地朗读、随时联想、随笔默写、随口而出、随机运用”,有助于读者快速记忆,熟练掌握。

文以载道,中国优美的古诗文意存高远。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座宫殿,在最美诗句里遇见更加卓越的自己!

编者

年9月

一志向篇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尚书.周书》

3.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东汉,曹操

6.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7.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

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

10.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张载《张子语录》

二劝学篇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为政》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孔明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6.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化:灵活运用

7.好学而不贰。——《左转》(爱好学习而不三心二意)

8.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雍也》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1.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2.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

1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三立德篇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3.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东汉,张衡《应减》

4.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春秋,管子

5.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诸葛亮

6.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谲(jue)诡,此乱道之根也。

四修身篇

1.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北宋,王安石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春秋.左丘明《国语》

5.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春秋,孔子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春秋,孔子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西汉,刘安

10.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

11.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西汉,司马迁

1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

13.爱子,教之以义方。——春秋,左丘明

五诚信篇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4.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5.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必诚。——史记

6.口言之,身必行之。——战国《墨子.公孟》

7.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王安石《商鞅》

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群书治要》

10.巧诈不如拙诚。——《群书治要》

六惜时篇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李时珍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子山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7.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唐,无名氏

8.人生如白驹过隙,死不足很,但夙心往志,不闻于没世矣。——《魏书.列女传》17.

七勤奋篇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后汉书-张衡列传》

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春秋,左丘明《左传》

3.一勤天下无难事。——韩愈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6.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出自唐代黄蘖(音bò)禅师的《上堂开示颂》

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明.《警世贤文》

9.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词》

10.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岭《从军行》

11.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曹雪芹《红楼梦》

12.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八担当篇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

3.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4.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格言联璧》(清)金兰生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6.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呻吟语·应务》

7.铁肩担道义。——李大钊

九实干篇

1.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4.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书传》

6.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9.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春秋《晏子春秋》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1.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战国,荀子

1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北宋,王安石

13.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东汉,王充《论衡.别通》

十坚持篇

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司马迁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

7.行百里者半九十。——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谓秦王》

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板桥

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送张琥》

10.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

1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1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十一创新篇

1.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书斋题联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5.敢叫日月换新天。——毛主席《七律.到韶山》

6.不日新者必日退。——宋.程颐《二程集》

7.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

十二谦虚篇

1.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2.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周易》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老子》4.亢龙有悔。——《周易》5.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尚书》6.谦尊而光,卑而不逾,君子之终也。

十三敬慎篇

1.人之持身立事,常成于慎,而败于纵。——明·方孝孺《逊志斋集·慎斋箴》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3.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周易》4.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老子9.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十四廉政篇

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2.得福常廉祸自轻,坦然无愧亦无惊。——陆游

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

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6.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苏轼《范增论》

7.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朱舜水

8.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唐,褚遂良

9.自律不严,何以服众?——元·张养浩

10.俭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政要论》

十五奉献篇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十六爱国篇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

4.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6.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宋,郑思肖《德祐二年岁旦二首》

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8.报国之心,死而后己。——宋·苏轼

十七为政篇

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2.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4.政贵有恒。——《尚书.毕命》

5.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宋.程颐

6.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春秋,管子

7.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汉.王充《论衡.书解篇》

8.治大国,如烹小鲜。——老子

9.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唐,吴兢

10.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

十八敬民篇

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清,郑變

3.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白居易

4.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5.一官来此几经春,不愧苍天不负民。——胡守安《任满谒城隍》

6.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晏子春秋》

7.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唐,白居易《新》

8.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

9.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战国《文子.上义》

10.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11.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十九君子篇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6.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不迁怒,不贰过。

9.小不忍,则乱大谋。

10.老子曰:以怨报德。——《贾子》

11.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12.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下》

1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晋.《三国名臣序赞》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二十思念篇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5.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如梦令》

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9.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1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二十一气节篇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2.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李白药

3.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4.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7.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8.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明,于谦《无题》

二十二公平篇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清·何启

3.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

5.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宋·朱熹

6.夫能通天下之志者,莫大乎至公。能行至公者,莫要乎无忌心。——《传子》

二十三感恩篇

1.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陈与义《虞美人》

二十四精细篇

1.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就渊

2.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3.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

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5.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战国庄子《庄子.人间世》

二十五法治篇

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法不阿贵,绳不挠曲。——韩非子

3.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4.夫法者,治国安邦之利器。

5.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

6.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东汉,王符

7.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明,张居正

8.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9.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北宋,王安石《周公》

10.法者,治之端也。——战国,荀子

二十六思考篇

1.三思而后行。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为学之道,必本与思。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北宋,程颖

二十七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市《泊船瓜洲》)

10.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二十八夏

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2.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3.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4.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5.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二十九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志远《天净沙-秋思》)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5.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6.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7.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9.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三十冬

1.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3.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4.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十一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5.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9.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三十二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7.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8.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9.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三十三花

1.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6.接天碧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7.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

9.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10.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古今贤文(合作篇)》

三十四树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灏《黄鹤楼》)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三十五日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三十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5.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三十七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5.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7.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三十八云

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贾岛《寻隐者不遇》)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6.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三十九雨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螟》)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3.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四十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四十一江(河)

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5.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其他

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

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6.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战国,韩非子《显学》

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10.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陈毅《梅岭三章》

11.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

12.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唐,白居易

13.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西晋.陈寿

14.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唐,刘禹锡

15.自知者英,自胜者雄。——《中说.周公篇》

16.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之下》

小水滴“爱心图书.共享阅读”

本手册使用方法:(六随)

随身携带!随地朗读!随时联想!

随笔默写!随口而出!随机运用!

欢迎







































哪里治白癜风好
哪里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089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