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教育学必考人物孔子孟子

发布时间:2018/8/2 21:58:31   点击数:

教育学必考—孔孟之道

简介

孔子,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公元前年,逝于公元前年。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孔子的思想学说和他的事迹被他的弟子汇编成一本书,名为《论语》,是世界上最早的论述有关教育的文献。

01

孔子的思想

(1)《论语》

孔子的相关思想在《论语》中有所反映。在相关考题中主要以判断某些观点是否出自论语或是否是孔子的观点的方式考查。例: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出自以下哪位思想家?()。

A.朱熹B.孟子

C.孔子D.荀子

2.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

C.荀子D.墨子

CA

以上题目,均为孔子的思想,均出自《论语》。考生应该知道上述观点出自《论语》。

02

其他的思想

①孔子提倡“有教无类”

作为办学方针,认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主张“学而优则仕”,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学而优则仕”包括了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学而优则仕”确定了教育培养统治人才的目的,体现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相关考题如下:

②孔子主张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孔子继承西周贵族“六艺”教育传统,吸收采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创设新学科,虽袭“六艺”之名,但对所授学科都作了调整,充实了内容。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是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分科课程的雏形。

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早十几年,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在教学时必须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的,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然思考但有所领会,但不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的,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④因材施教

孔子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采用因材施教的人。但是“因材施教”一次最早是由朱熹提出的。应注意区分。

⑤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体现了学习要学思结合的。例:

⑥社会本位论

孔子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⑦关于教学过程

孔子提出“学-思-行”的教学过程,有的时候也可以总结为“学-思-习-行”。例:

1.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

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

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

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2.孔子是教育平等的首创者,针对这一想法,他的论述为()。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

C.性相近习相远D.紧于未发

BB

孟子

简介

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人们通常把他和孔子视为一派,这就是著名的思孟学派。主张人性本善。主要资料是《孟子》一书。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提出的教学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教育”一词最早出处

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内发论的代表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

3.教育目的

孟子是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主张教育要促进个体发展。

4.明人伦

《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5.相关故事和名言

孟母三迁:环境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性,也是德育方法中的情景陶冶法。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体现了意志的双趋冲突。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意志的自制性品质。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属于德育方法中的实际锻炼法。

总结:

1.在个体发展的动因上,持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子B.荀子

C.洛克D.华生

2.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哪位教育家的观点?()。

A.朱熹B.王阳明

C.孟子D.程颐

3.与“孟母三迁”这个典故所反映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相吻合的说法是()。

A美国心理学家霍尔的“一两遗传胜过一吨教育”

B英国高尔顿的“人的能力得自遗传”

C美国詹森的“人的智商80%来自遗传”

D美国华生的“让我们把能力倾向、心理特征、特殊能力遗传的鬼魂统统赶走吧”

4.孟母三迁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

C.实践锻炼法D.自我修养法

1-4ACDB

点击标题下「蓝色







































白癜风怎么回事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6129.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