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光明日报专家学者探讨荀子思想研究的新领

发布时间:2019/1/25 2:27:50   点击数:

年01月21日《光明日报》

  为开拓荀子思想研究的新领域、新思路和新方法,近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荀子研究会和邯郸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协办的“荀子思想与道统重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邯郸召开。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80余人与会。与会学者围绕荀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清华简与《荀子》思想、荀学史、荀子研究的新方法等话题展开热烈研讨,涉及内容十分广泛。

  关于荀子政治思想的研究。这一主题涉及民主、大一统、义利、礼法、圣王权威等内容。清华大学廖名春教授认为《荀子·解蔽》篇所引《道经》“人心之危,道心之微”的本义,与《论语·卫灵公》篇所载孔子“无为”说、《周易·系辞传》“垂衣裳而天下治”说的精神完全一致,属于典型的儒家的“无为而治”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孙伟副研究员指出,与孔子、孟子偏重于对“义”的道德“格物”维度的建构不同,荀子更强调“义”的政治“格物”面向,   关于荀子哲学思想的研究。这涉及荀子人性论、荣辱观、乐论、道德与人性修养等。其中最突出的话题是人性论。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悦笛研究员认为,荀子所言“恶”,是从“欲—情”之恶推导出的“性恶”而“心善”,在“欲—情—性”的逻辑框架内,荀子把“情”视为消极情感,情为欲所困,最终导向“性恶论”的逻辑终点。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郑文泉教授则指出应该从片面的“性”论回到其“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的整体“人”论立场,应正视“伪”而非“性”才是荀学的正面主张,且以“化性起伪”的人性思想拓宽荀学研究的框架。北京师范大学王楷副教授指出荀子“有血气之属莫不有知”“有血气之属莫知于人”的“知”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知觉,更在于人类之间的“生命感通”,这一“生命感通”能够产生普遍的同情、同理心,这也正是道德动力的存有论基础。河北大学许春华教授认为荀子倡导“雅乐”“正声”,反对“邪音”“淫声”,在正视音乐娱乐功能的同时,强化了其“移风易俗”“管乎人心”“美善相乐”的社会教化功能。

  关于清华简与《荀子》思想的考察。清华简一经发现,即受到学界   关于荀学史研究与荀子道统地位的重估。对荀学史的   (作者:李红霞,系邯郸学院地方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李红霞

赞赏

长按







































骨肽注射液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my/1704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