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越喜欢玩手机,说明你的层次越低原因竟然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曾有人套用泰戈尔的诗调侃时下年轻人,当这句话发生在亲子之间时,是否会觉得有一些悲哀?
曾经有网友晒出这样一张照片,并表示中国教育有点失败。图中,一位外国父亲与两个女儿促膝长谈,尽享天伦之乐。而旁边的中国妈妈却和儿子各自玩手机。
在很多网友来看,外国父母的做法无疑是更值得提倡的,不做低头族,关心身边、给家人更多关爱,这也是当前社会的一个声音。
.有孩子在作文里写到:“爸爸已经不是我的爸爸,他是手机的爸爸”,小编觉得是手机的奴隶更合适。
而且通过和这些家长的接触,我发现——教育意识越低的父母越喜欢玩手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很多父母下班回到家,孩子在做作业,就自顾自往沙发上一瘫,拿出手机就开始刷。大拇指飞快地在屏幕上滑动,孩子叫他检查作业也浑然不知……
不难想象,整天把时间消磨在手机、电视上的家长,在孩子的管教上,意识也会松散、随意,因为他们都忽视了这最重要的几点!
01
玩手机引发“祸事”
有媒体报道,多地发生了因家长低头玩手机疏于看护、孩子发生意外的情况,记者走访了一些商场、游乐场、医院、市民广场等地进行调查发现,家长边带孩子边玩手机的现象非常普遍。孩子遇到危险,父母却浑然不知,这是最大的悲哀。
02
缺乏学习意识
首先,很多家长没有学习的意识。
甚至很多人认为离开了校园之后就可以不用学习了,所以下班不玩手机不玩电脑不看电视还能做什么?这才是造成整个家庭没有学习氛围的根源,出了社会真的不用学习吗?
就像荀子所说的那样:学无止境。
终身学习的概念已经被提倡了多年。学习本身就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学习新事物,才能保证自己的良好状态。而爱玩手机的父母,往往缺乏学习意识,他们认为把时间花在手机、电视上是理所应当的。
一个有远见的父母,必然是注重学习的。
有自己的追求,有清晰的人生规划。不仅注重自身的文化素养,也会时刻督促孩子汲取新知识。
03
忽视了榜样的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可是,很多家长却认为教育孩子仅仅是老师的任务,自己只负责把孩子送去上学就够了。其实合格的家长,首先一定是一个好老师。他会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行为和形象。
孩子的很多行为都是从模仿开始,而家长就是他们最初的模仿对象。
父母忽视言传身教的影响,往往就会意识不到自己的言行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所以,当一名优秀的家长,请不要在孩子看书、做作业的时候,自己在旁边看电视;也不要一边给孩子检查作业,一边时不时瞄两眼手机。即使真的有事情需要用到手机,也要尽量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
自己天天看电视玩手机,却要孩子认真读书努力学习;
自己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却要孩子发愤图强出人头地;
自己把生活经营得一地鸡毛一团糟,却要孩子样样精通无所不能……
当孩子与生俱来就被这样的不平等观念所管制着,能指望孩子能“优秀”成什么样子?
古人云,上行下效。存乎中,形于外。
检验一个孩子的教育成效,看看他的家长就能明了。孩子从来是有样学样,家长喜欢做什么孩子看到必定会学习效仿,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印刻本性。
一个有远见有担当的父母,一定会在孩子面前谨言慎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是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负责,也是对作为父母的身份的自持和自尊。
04
只会要求孩子却从不对自己有要求
有些父母,自己每天上班等下班,半辈子碌碌无为,却想要孩子十年苦读,出人头地;自己天天抱着手机玩,却要孩子认真学习。
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首先会把自己跟孩子放在同一层面上看待,要求孩子的事保证自己也能完成。他们尊重孩子,允许孩子有不足,但也尽量让他变得更好。对于有追求的家长来说,教育孩子也是他们要求自己进步的过程。
家长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整天抱着手机是不务正业,他们为此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工作。但实际上,真正需要依靠手机来完成的工作微乎其微,手机大部分时候仍旧只是传递信息而已。
教育意识高的家长,不会一边刷着手机,一边要求孩子努力。他们懂得手机的利弊,会控制自己,也会引导孩子。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从来都不是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记,而是言传身教。你将自己毫无节制,沉迷手机的陋习暴露在孩子眼前,又怎么要求他控制欲望,一心向学呢?
别把你的时间都给了远方,
放下手机,这一刻珍惜眼前人。
也许外面的世界很绚烂,
但家人的内心世界,一样色彩纷呈,却更值得你去守护!
来源:温州群芳教育培训学校(qunfangjiaoyu)
编辑:贝拉
后期:小小
(本文整理自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4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