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国展精英冯岽智和他的书法艺术

发布时间:2020/8/17 19:56:42   点击数:

提示:点击↑左上角西北书画艺术网即刻   

俊逸儒雅散怀虚静

国展精英冯岽智和他的书法艺术

张春华/文

  冯岽智先生,41岁,河南省信阳人。尽管他穿着随意,不修边幅,没有派头,可是随和、大气,又不失诙谐的他,有着非常出色的人缘,“名家大腕,不乏其人,佳人才子,比比皆是。”

  虽然他身材瘦俊,方脸宽额,挺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没有打扮成型男,没有张扬的个性,可是给人的印象,斯文、值得信任。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气质,在不经意间,就会流露出文化人所特有的儒雅。

  最近,当我看到他的一些近作,那些涵盖了不同种书体的中堂、楹联、横披等,不仅让我领路了他独特的书法艺术风采,还更让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书如其人,蓦然间,我仿佛会唔了书家别样的文人情怀。

  近年来,冯岽智先生连续在第九届全国展、笫六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以及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和其它全国性的高规格展赛中入展、获奖10多次,让   作为河南省引人注目、出类拨萃的青年书法家,冯岽智不管从事创作,还是理论研究,也或综合素养,都展示了其不凡的实力和发展潜能。

  冯岽智先生毕业于信阳师范,从地方知名画家的父亲那里,获得艺术启迪,并由此爱上书法。后经过三年的正规学习,勤奋执着的他,奠定了艺术思想和艺术创作基础,走进了博大精深的传统。

  习书30多年来,冯岽智先生于楷、行、草、隶、篆书,均有一定研究,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他的隶书颇具个性,他从《张迁碑》、《石门铭》、《开道褒斜道刻石》等入手,将《张迁碑》的雄厚多姿,《石门颂》的自然飘逸,《大开道碑》的俊迈雄强杂揉整合在一起,使得作品体态宽浑,大拙映巧,点画自然多变,收放自如。在一次展赛中,被国家画院理论研究部副主任,梅墨生先生以“有隶味、平正”而称赞。

  在大量的隶书创作中,冯岽智先生自有心得,他觉得:如果不回到原点去涵养气格,锤炼线质,而以简单概念化的理解与书写则极易出现扁、薄、妖、花、野诸病,而与隶书本体的正大合弘、沉凝浑朴相去甚远。

  冯岽智先生之所以钟情于隶书,正缘于他作为中原人的自豪。他觉得“作为河南人,深沉厚重的文化资源积淀和淳朴内敛,不事张扬的地域文化性格,对学习隶书有种深层文化内质的天然吻合。”

  在他看来,要以美好的乡土精神来洗涤现实的浊气,力避生硬、干燥、火气,回到历史的深处,追问经典内在意蕴,不断提升品格,强化精神导向,超越表象,走向生命本真状态,是隶书探索者的重大课题。

  虽然冯岽智先生爱隶书,但这并不妨碍他对其它诸体的研习。与此同时,他又从《毛公鼎》、《散氏盘》、《石鼓文》等进行深入认真地学习。书写中,用笔沉实老辣,线条富郁勃之气,表现力强。

  他提出:“忽略了篆书源流的认识和资源的深层次挖掘,作为彰显中华民族正大气象的金文,其线条的源厚苍茫,雄强朴茂,雍容典雅,古拙凝重诸多气质都值得我们通过大量的练习去品味体察。以凝练沉拙的金文气质去充实雅化楚篆,是当前比较可行的探索之路。”的观点,博得肯定。

  有道是,篆隶书入门易,提高难,形成特色则更难。所以,冯岽智先生在进行创作时,掺和多体,有意抛开东汉成熟隶书的装饰化“套路”,呈献出一种宽厚质朴,平天真,挥洒自如之美。难怪早在年《书法报》“书坛新秀”获奖作品点评时,中国书协资深评委,南京艺术学院徐利明教授就夸奖他的作品:“篆隶皆入古而灵活多变,用笔颇见骨力与厚度,墨色亦较丰富。”

  此外,冯岽智先生对行草书的研习,主要集中在孙过庭的《书谱》以及二王等经典法帖,将行书的运笔结体带入草书创作之中,用笔胆大,结字多狭长硕伟,尤其是萦回连带交错运用,使作品动力,张力十足。

  然而,当我品读过前年出版的《素心若雪--冯岽智小楷》一书后,又令我十分敬佩于他的小楷,因为相比于其它书体,亦毫不逊色。

  欧阳修在《六一论书》中指出:擅书者以真楷为难,而真楷又以小字为难。是的,尤其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中,很少有人平心静气地摆脱浮躁,而冯岽智先生却自加压力,以甘坐“冷板凳”的心态,排除杂念,从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入手,续习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又旁涉明祝枝山小楷,并取颜真卿宽博正大气象,以行书笔意,笔画收放自如,形成了动静结合、高古俊逸,蕴含书卷之气的艺术风格。

  作为国展精英,冯岽智先生创作与学术并举,同时他对文学,绘画,周易等的研习,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所以,他的书法显示了书外功夫的结累,字里行间,蕴藏着古典人文气息。特别是他丰富的创作实践和理论修养,为他撰写艺术评论提供了诸多元素,并以行文畅达,客观公允,言之有物为特点。

  纵观冯岽智先生作品,他一方面以书法之笔入画,另一方面又以绘画之意入书。用笔不拘泥于所谓的中锋,侧锋,而是极尽笔锋的变化。他坦言,唯有创造丰富的线条之美,才是用笔的法则。

  创作中,冯岽智先生既注重作品的形式美又重视作品的艺术美,力求形式新颖、动人并在用笔、用墨、章法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通过形式传达出具有内蕴美的文化品格,以艺术美,统领主体风格。

  我们衷心祝愿,正走向创作成熟期的冯岽智先生,定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明天!

艺术简历

冯岽智,年12月生,河南省商城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信阳市书协副主席,常州大学书画研究所研究员,信阳师院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汕尾市华山书画院特聘副院长,和州书法院副院长,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商城县书协执行主席兼秘书长、商城书画研究院院长,简社社员,宏柏七子书法群体成员。曾参加年河南省书协第二期青年书家高级读书班学习。

作品荣誉

第三届林散之奖书法双年展提名奖;

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作品展;

首届全国篆书展;

全国第三届扇面展;

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

第三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

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

普洱茶乡艺术节全国书法展;

纪念老子诞辰周年全国书法展;

全国第六届新人展;

全国第二届隶书展;

语文报杯全国教师书法大赛(国家级三等奖);

年龙岗杯国际书法展;

华鹏飞杯电视书法大赛(优秀奖);

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三年展(佳作奖);

纪念孔子诞辰周年儒家文化书画展;

第二届全国书画院作品联展(并获第二届徐悲鸿奖“百佳书画家”称号);

首届“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展(优秀奖);

第三届“梁披云杯”全国书法展提名奖;

“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大赛第六届银奖,第七届铜奖。

“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中国书法百强榜提名奖;

“神奇安泽·荀子故里”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

首届“黄金叶”全国中青年书画学术邀请展学术奖;

“百年兰大杯”全国书法大赛优秀奖;

中国书法百家精品展;

书法海选“书坛新秀金奖”;

“兴凯湖之春”全国百名获奖书家精品展;

应邀参加“宝地杯”-书法风云榜;

“褔星惠誉杯”全球华人书法作品展三等奖;

纪念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全国书法展提名奖;

第三届信阳市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印象周宁高山茶”全国楹联书法大赛银奖;

长按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137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