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新知丨李友广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

发布时间:2021/6/7 14:30:59   点击数:

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

作者简介丨李友广,哲学博士,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原文载丨《现代哲学》,年第2期,发表时有删节。

摘要

作为当下学界的研究热点,学者对荀子人性论的研究呈方兴未艾之势。基于回应和解决荀子人性论这一理论问题,首先对关于荀子人性论所提出的五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性恶论、性趋恶论、性危说、性朴论和性恶心善说,进行综合考量与探讨。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出土文献郭店简《性自命出》中的“心”“性”范畴,以老庄道家和孟子思想作为重要参照,来重点研究《荀子》文本所呈现的心、性,以及心性之间的关系。最终,本文提出荀子的人性论应该是性朴欲趋恶论的学术观点。

关键词:性恶论;性趋恶论与性危说;性恶心善说;性朴;性朴欲趋恶

作为儒家重要代表人物,荀子思想虽然影响很大,但由于其在人性论方面性恶的提法,因与孟子一系判然有别,从而引起后世学者的种种议论,尤其是对于尊崇思孟的宋明理学家而言,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无疑是阻碍其被归入儒家道统序列的重要理论障碍。自韩愈、李翱在中唐试图复兴儒学以来,从韩愈的《原道》开始,荀子就被排斥在儒家道统序列之外,自此以后,荀子的学术思想便隐而未显,直到有清一代儒者才重新注解和重视《荀子》。

鉴于荀子在中国思想学说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力,以及荀子所固有的儒家立场和集大成特点,在今天学术界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新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443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