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孟子的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1/6/18 13:09:14   点击数:
伍德灯检查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639959.html

学完孔子我们接着学孟子吧??????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人。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代表人物,被其后的封建统治者遵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在孔子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并且孟子与孔子的孙子子思对儒学有共同的见解,形成了“思梦学派”

……

“性善论”

与教育作用

孟子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论述了教育的作用

对个人:性善论

(1)孟子肯定了人性本善,“人性”表现为“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基础。

(2)人非生而向善,而是有“善端”有向善的可能

(3)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就是扩充“善端”的过程:一方面要“存心养性”也就是发展“善端”;另一方面要“求放心”也就是寻找失落的良心。

对社会:“行仁政,得民心”

每个人都扩充善端,国家可以达到国泰民安,这也是统治者统治的有效手段。

教育目的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同时认为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

“人伦”具体表现为五种人物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理想人格

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精神境界。

那什么是大丈夫呢?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以及充满浩然正气。

此外,孟子还提出了培养“大丈夫”人格的途径

(1)持志养气:坚持自己的理想,发展善端

(2)动心忍性:在逆境中锻炼自己

(3)存心忍性:扩充善端

(4)反求诸己:严于律己,时时反省

??题外话:孔子塑造了中国人“谦谦君子”的性格,而孟子为中国人增添了“刚健有为”的性格

教育方法

(1)深造自得:“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2)盈科而进:符合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3)教亦多术: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4)专心致志:学习要专一

★★★

下期内容:荀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461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