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成长足迹之智雅国学

发布时间:2021/6/19 16:10:41   点击数: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徜徉经典诗文,传承中华文化。我们七班的师生用不一样的体验表达对它的热爱。

经典再现: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诠释我们对《弟子规》的理解。

诗中的诗:通过白话语言表达古诗词的情韵,流连于这样的文字中,你猜到诗中的诗了吗?

诗词音韵:孩子们会用唱的方式告诉你诗中的诗。

国学之窗:在有趣的国学知识中,浸染优雅,感受魅力。

蒙小二年级七班李雅琪

弟子规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蒙小二年级七班周子硕

弟子规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画鸡

文/温慧仙

红冠饰威武

白羽碾风尘

桃花庵主诗言志染风韵

辰星别云影

晨曦涂长空

金鸡报晓咏情怀天下任

··蒙小二年级七班田可欣

《画鸡》

作者:唐寅(明)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鄙人”称呼谁用

  古人为表示谦虚,在与别人说话时,往往在一些词前加上“鄙”字,如鄙人(称呼自己)、鄙意(自己的意见)、鄙见(自己的见解)。先秦时,“鄙”是指穷乡僻壤、不开化的地方,又指居住在郊野的人。对别人自称为“鄙人”,是表示自己地位不高、知识浅陋的意思。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意思是自己本是个卑贱无知的人,不知将军您竟宽厚到这样的地步。现代人在特殊的场合有时也用这个词表示自谦。

  除表示自谦外,古人也用这个词称呼别人。如《荀子·非相》“楚之孙叔敖,期思之鄙人也”,用的是本义;《庄子·应帝王》“汝鄙人,何问之不豫也”,用的是贬义。

供稿:梅景辰妈妈

本期编辑:芦思源家长

辅导老师:温慧仙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pj/16462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