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评价 >> 中考历史必考点中华传统文化
01年中考:孩子政史太差怎么办?有救了!
01年中考历史最新提分资料,多考30分!
01年中考道法最新时政热点,多提30分!01年中考历史时政热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
01年中考历史选择题精选60题
部编版:七下历史《名校期中考试测试题》
01年中考历史1个精华总结(中国史部分)
01年中考历史主观题:文明交流互鉴、教育高质量发展、史料价值
01年中考历史:家国情怀专题
01中考19篇作文预测+范文详解
01中考历史开卷怎么得高分?附19个常考设问及答题模板
七下期中考试复习提纲!考前看一看
八下历史期中复习知识提纲
01中考体育满分训练法(1-11)
微课
中考历史主题复习精讲+配套习题(1-3)
中考历史一轮总复习微课
一、单项选择1.习总书记提出的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加强反腐斗争,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哪些治国理念?()①仁政②无为而治③兼爱非攻④法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兵家3.我们的先人很早就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说:“钓而不纲,戈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这一观点出自()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4.“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意思是百姓之所以难以治理,恰是因为统治者“有为”。这体现的是()A.法家的“法治”思想B.儒家的“仁政”思想C.道家的“无为”思想D.墨家的“非攻”思想5.他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代表的学派是()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6.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子7.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用九幅画勾勒出孔子的一生。其中最能体现孔子教师身份的是()8.图1所示秦始皇时代标准量器的铭文字体属于()A.小篆B.楷书C.行书D.草书9.西方有学者研究说,中国为什么这么大,跟汉字的使用有关系。有汉字的维系,口头语言会向一个方向发展,那就是统一的方向,民族会因为汉字而趋同于融合。中国历史上,通过颁行全国通用文字巩固国家统一的帝王是()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10.章学诚指出,简牍时代书写载体空间狭小,书写不便,文章普遍短小精炼;纸本时代书写载体容量扩大,书写便利,文辞多显冗长枝蔓。由此可知,章学诚认为()A.使用简牍成本较高B.专制统治禁锢思想C.纸的应用影响文辞D.纸张促进文化交流11.自古以来,在防治瘟疫方面中医11.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东汉末年时出现的一部将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医学著作是()A.《伤寒杂病论》B.《齐民要术》C.《千金方》D.《本草纲目》1.青岛市某学校组织了“精读一本书”活动。为感悟秦汉历史,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阅读()13.“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与此相符的著作是()A.《史记》B.《毛诗笺》C.《三礼注》D.《齐民要术》14.中华传统医学认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中国古代提出“治未病”理论的人是()A.张骞B.张仲景C.蔡伦D.司马迁15.《时代》周刊曾评选有史以来的最佳发明家,湖南耒阳人蔡伦排名第四,是因为()A.发明指南针B.发明火药C.改进印刷术D.改进造纸术16.诗词大会是大家喜欢的一档节目,宋朝有一位女词人的词常在节目中出现。她的词风委婉、细腻、清秀,同时也抒写了深沉的忧患情怀,这位女词人是()A.李清照B.苏轼C.辛弃疾D.白居易17.北宋编撰《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该书所记述的历史起止时间位于下图中()18.宋代,常有民众在清明等节日放风筝,还出现了“圆社”等专业球类社团。这说明当时()A.科学技术进步B.娱乐方式多样C.商品经济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19.美国建筑学家贝肯说:“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可能就是北京城了。”北京市在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保护古都风貌和历史文物,使北京城的格局得以留存。北京城的这种“格局”主要形成于( )A.金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0.明代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这部巨著是()
A.《农政全书》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四库全书》
1.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现。”下列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1-5DBACA6-10ACAAC11-15ABABD16-0ACBCA1A
二、材料解析1.思想解放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以天下为公。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交流与传播》(1)概括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来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6分)材料二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使林则徐、魏源等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迷梦里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历史3》()中国近代思想界为什么提出向西方学习?其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的代表性事件?(7分)材料三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年9月4日)(3)同学们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哪些积极意义?(4分)参考答案(1)精华:以人为本、道法自然、追求家国情怀、崇德尚贤。(4分,说出两点即可)示例:孔子提倡“仁者爱人”,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子主张顺应自然,体现出道法自然的思想;孔子、孟子、墨子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体现出追求家国情怀;墨子主张尚贤的思想,体现出崇德尚贤的思想。(分,答出一点即可)()原因:中国近代遭到西方侵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目的:救亡图存;(分)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分,答出三点即可)(3)认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分)积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彰显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彰显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提供思想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等等。(分,言之成理即可)??重磅福利??
初中生冲刺训练营公开招生中本号粉丝不花1分钱加入长按扫码→选年级→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