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新闻 >> 强光中与孟子相比,荀子是一个ldqu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生卒年月已不可考,一般认为荀子是战国后期赵国人,生于孟子之后,法家李斯、韩非子之前。司马迁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因葬兰陵。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的时候才到齐国来游说讲学。……田骈等人都已在齐襄王时死去,而此时荀卿是最为资深的宗师。当时齐国仍在补充列大夫的缺额,荀卿曾先后三次以宗师的身分担任稷下学士的祭酒。后来,齐国有人毁谤荀卿,荀卿就到了楚国,春申君让他担任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官,便在兰陵安了家。李斯曾是他的学生,后来在秦朝任丞相。荀卿憎恶乱世的黑暗政治,那时,亡国昏乱的君主接连不断地出现,他们不遵循大道却被装神弄鬼的巫祝所迷惑,信奉神灵赐福去灾,庸俗鄙陋的儒生拘泥于琐碎礼节,像庄周那样的人滑稽好辩,败坏风俗,于是推究儒家、墨家、道家学说在社会活动中的成功和失败之处,编著了几万字的文章便辞世了。死后就葬在兰陵。
文中说到荀子“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经专家考证并不符合史实。荀子生活的年代大致在战国七雄鼎立之势渐衰,秦国统一大势渐成之时。中国历史从春秋时期的“礼坏乐崩”到诸侯争霸行将结束之际,诸子百家争鸣中形成的主要思想也已明朗化。中国究竟向何处去?未来的中国文化应该如何建设?荀子批判性地吸收了各家各派的优秀观点,善于将各家哲学和社会政治理论调和在一个思想体系里。他的学说主体部分源于儒家,同时也受到道家、墨家等学派的深刻影响。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是当时法家有名的政治家和理论家,并且他们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直接帮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从中可见荀子与法家之间的关系。
荀子的学说内容主要保存在《荀子》一书中。现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学、逻辑、政治、道德许多方面的内容。一般认为,《大略》至《尧问》六篇是荀子的“弟子杂记,显然不是荀子所作。
荀子虽然没有孔子、孟子在儒家文化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甚至在表面上也没有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但从学术层面来说,他对于礼、法的强调以及由此而来的“正名”说,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汉所结集的儒家典籍,无一不受到荀子学说的影响。
儒学作为一种学说,是发端于孔子关于仁、义、礼的思想理论的,而孔子更加强调的是“仁”。孟子是第一个将儒学予以系统化的思想家,他形象化地提出了礼像人们出入的门,义像人所走的路,而仁像是人们所住的房子一样。在仁、义、礼学说中,孟子更加强调的是“义”,即更加北京那有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xw/15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