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张岱年我与中华书局往事

发布时间:2018/1/1 18:42:10   点击数:

我和中华书局曾经有密切的联系。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和中华书局组织了两个编写组,一个是《论语批注》小组,一个是《荀子新注》小组。这两个小组我都参加了。《论语批注》小组,由黄楠森同志任召集人,参加的有李世繁、朱伯崑、魏英敏同志等,对于《论语》各章进行注释、今译及批判。其中注译部分参考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加以修改,批判部分则运用新的观点进行批判,在当时的气氛之下,以过左的观点进行批判,难免有过当之处。经过几个月的时间,《批注》写成了,正式出版了。但是“批孔”的高潮已过,也就无人看了。

当时认为荀子是法家,加以表扬,参照《荀子集解》撰写“新注”,要用新的观点加以注释。参加《荀子新注》有楼宇烈、马绍孟同志等。当时计划编写新注,要超过《荀子集解》的水平,有了《荀子新注》,就可以不看《荀子集解》了。事实上,《荀子集解》详细抄录了清儒的有关考证,还是必须参阅的。《荀子新注》写成,由中华书局出版。

为了《论语批注》和《荀子新注》的编写,我在中华书局住了两个月。那时中华书局在王府井大街文联大楼,处在繁华大街上,街道整齐,交通方便,当时我六十多岁,身体尚好,参加繁重工作,不觉劳累。在中华书局住的两个月,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年,领导指示“要学点中国哲学史”。于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决定编写一本“中国哲学史”教科书,由冯友兰、张岱年、朱伯崑、楼宇烈、许抗生等参加撰写。我负责撰写宋元明清哲学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写成了,由中华书局出版。这也是我与中华书局联系的一段因缘。

年,北京大学开始招收中国哲学史的硕士研究生,我为中国哲学史研究生开了两门课,一门是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一门是中国哲学史方法论。我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的提纲加以整理,撰成《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后来又再版一次。这也是我和中华书局的联系中值得纪念的事情。

上世纪的70年代,我和中华书局联系较多。当时我六十多岁,现在我九十多岁了,回忆往日和中华书局的友谊,颇感到十分温暖!我和中华书局的友谊,是历久常存的。

年10月29日

(本文选自中华书局出版《我与中华书局》)

延伸阅读

张岱年:我的平生学术宗旨

大家

《张岱年全集》(增订版)出版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的调查与鉴别|入门

总算见过张岱年先生

《张岱年全集》(增订版)总书目

已出版:

《中国哲学大纲》

《天人五论》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

《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

即出:

《宋元明清哲学史提纲》

《中国唯物主义思想简史(外一种)》

《中国伦理思想发展规律的初步研究》

《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

《求真集新编》

《中国哲学发微》

《玄儒评林》

《文化与哲学》

《思想?文化?道德》

《文化论》

《晚思集新编》

《张岱年研思札记》

《张岱年书评序跋集》

《张岱年杂著集》

《张岱年书信集》

《张岱年自传》

《张岱年日记》

首次完整收录张岱年先生毕生著述

参照家藏手稿重新编订校勘

各卷新编人名书名索引

(已出四种)

《中国哲学大纲》(全二册)

书号:-7---0

定价:99.00元

编辑推荐

1.张岱年先生之学术代表作,首部以“问题解析”形式书写的中国哲学通史,公认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性著作之一。

2.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纷繁复杂的理论问题梳理为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三大类,,分别阐述各个重要哲学问题的源流发展,进而探求中国哲学之内在的条理系统。

3.附人名、书篇名索引。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大纲》是张岱年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著作,中国哲学史学科奠基性著作之一,完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不同于其他哲学史多依时间顺序论述,本书以哲学问题为纲,分为宇宙论、人生论、致知论三大部分,以“审其基本倾向,析其辞命意谓,察其条理系统,辨其发展源流”为基本方法,梳理中国古代哲学中各个核心问题的发展过程,并详列相关文献,亦可视为一部中国哲学问题史,是中国古代哲学固有体系及哲学问题研究的开创与典范之作。

本书最初于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署名“宇同”。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再版时张先生做了大量修订,加入若干“补录”、“附注”,并改动部分文字,体现了张先生哲学思想的深入发展,此后各本皆以社科本为基础。本次出版,以河北人民出版社年版《全集》全收为工作本,对校社科本并参校商务本,订正历次排印中产生的文字标点讹误,尽可能还原张先生著作原貌,并对全书引文加以核对,规范体例。新编人名、书篇名索引,以便读者查找。

《天人五论》

书号:-7---2

定价:46.00元

编辑推荐

1.集中体现张岱年先生“综合创新”的“新唯物论”哲学体系之作,被张先生认可为最能代表自己哲学思想的一部著作。

2.由撰写于20世纪40年代的《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品德论》、《天人简论》五篇论稿组成,行文形式飞扬不拘一格,而说理论证逻辑严谨,自谓“譬如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驰骋独立思考,近乎‘洸洋自恣’”,“可以说是四十年代在哲学园地中一个理论探索者寻求真理的思想记录”。

3.以张先生家藏年誊清稿对校修订,附人名、书篇名索引。

内容简介

《天人五论》是张岱年先生于至年间撰写的哲学理论著作,包括《哲学思维论》、《知实论》、《事理论》、《品德论》、《天人简论》五篇。其中,《哲学思维论》论述哲学的性质、哲学命题的意义以及辩证法的基本原则,《知实论》从感觉经验推证客观世界的实在性,《事理论》论述事物与规律的关系,《品德论》论述价值的标准与道德理想的基本准则,《天人简论》则综论人与自然的关系。该书是张先生重要学术代表著作之一,标志着其“综合创新”的“新唯物论”哲学理论体系正式形成,也是张先生自己所钟爱的“驰骋独立思考”、“探索真理与至善”之作。

本书撰写于抗战时期,因时代原因,搁置四十余年后方才面世,与同时期思想札记汇为一书,题为《真与善的探索》,由齐鲁书社于年出版。此次出版,将“五论”作为专著单行,另收入《真与善的探索》自序及张先生年为前三论所作《近三年来所写三稿之说明》。编校中以河北人民出版社年《全集》所收为工作本,据《真与善的探索》进行校勘,并以张先生家属提供的年秋誊清稿对校,订正历次排印中的文字标点讹误,并核对引文,统一体例。附人名、书篇名索引,以供读者查阅。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

书号:-7---9

定价:32.00元

编辑推荐

1.本书原为张岱年先生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讲授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内容,而后整理扩充成书,研讨了有关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大要,为学习中国哲学史开入学门径。

2.首部系统阐述中国哲学史研究中方法论问题的专著,涵盖了哲学的性质、哲学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哲学思想的理论分析方法、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等各方面,尤为着重介绍了整理史料的方法,并附有张先生关于中国哲学史学习研究方法的若干文章。

3.附人名、书篇名索引。

内容简介

首部系统阐述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专著,讨论了哲学的性质、哲学史的范围、哲学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哲学思想的理论分析方法、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整理史料的方法等各方面,其中关于整理史料方面论述尤为详细,并附有张先生关于中国哲学史学习研究方法的若干文章。书中提出了一些基本而可行的研究方法,对今日进行中国哲学史的学习研究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本书内容原为张岱年先生年为北大哲学系研究生讲授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课程讲义,而后扩充整理成书,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后多次再版。此次出版,以河北人民出版社年版《全集》所收为工作本,并以中华书局本对校,订正历次排印中出现的文字标点讹误,核对引文,统一体例。新编人名、书篇名索引,以供读者查找之便。

《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

书号:-7---4

定价:48.00元

编辑推荐

1.张岱年先生多年来研思探索中国哲学概念范畴体系之总结性专著。

2.将中国古典哲学的概念范畴分为自然哲学、人生哲学、知识论三大类,从中选取“天”、“道”、“德”、“知”等意义深奥难解、歧义较多的60种重要概念范畴,引述文献,循名责实,逐一详述其内涵及历史演变。以条目形式呈现,体例独特,便于检索。

3.附概念范畴、人名、书篇名索引。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是张岱年先生几十年来研思探索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体系之总结性著作。所谓概念、范畴,即先秦思想家所说的“名”;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如“天”、“道”、“气”、“理”、“太极”、“知行”等。书中选取了在中国古典哲学中起主导作用,且意义较为深奥难解、历代歧义较多的60组概念范畴,分为自然哲学、人生哲学、知识论三大类,以条目形式呈现。每则皆引证原始文献,详述历代各家对其理解发挥,循名责实,尤其着重于概念范畴内涵的演变历程以及各家学说之精微差异。是一部体例独特、便于查阅的中国哲学基本理论著作。

本书撰写于至年间,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首次出版。此次出版,以河北人民出版社年版《全集》所收为工作本,据年初版校勘,订正标点及误字,重新核对全书引文,统一体例,并编写概念范畴、人名、书篇名索引。

公告

年7月28日送福利活动中,雲龍、适之各获得许嘉璐著《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一册。祝贺!

请获奖者于8月6日之前在







































广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453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