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笔试备考教师综合素质常考人物荀子

发布时间:2018/4/3 21:54:06   点击数:

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教师考试相关考点如下

一、“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因此他认为应该以“礼”来约束。关于荀子的性恶论,考试中就只以性恶论的代表的形式考查,不会有其他更深入的形式。

二、外铄论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   

三、环境决定论

荀子有一句名言:“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过度强调了环境在影响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一种环境决定论的观点,考试中常考这句,就以“环境决定论”来考察。

  

四、“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荀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1)闻见

  

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但是又是有缺陷的,首先,感官不能把握整体与规律,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

  

(2)知

  

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的应对事物的变化。

  

第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第二,“虚一而静”,“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

  

(3)行

行就是知识的实践,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五、论教师

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况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上)“成师课程”!

文都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生
治白癜风有什么土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5195.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