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22汉硕每日一练第41天

发布时间:2021/6/27 13:47:36   点击数:

汉硕考研网—专注汉硕考研

距考研还剩

今天是年5月11日

考研儿加油!

越努力越幸运!

——致自己

汉硕练兵场

《现代汉语》

01

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作()。音节变调多数是受()声调的影响引起的。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调值变调后一个音节

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调值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作变调。音节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的影响引起的。

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P83.

02

上声音节单念时调值是(),在语流的末尾时调值不变,但为非末尾音节时,调值可能变成()。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或21

上声音节单念时调值是,在语流的末尾时调值不变,在下列情况下(实际可大致分为四种情况,每种情况的变调和例子都要记得哦~)调值可能变成35或21。

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P83.

03

“水果”“了解”“领导”读音的实际调值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35+/35

两个上声紧相连,前一个调值从变成35,与阳平相同(如“土改=涂改”)。又如:+→35+水果了解领导

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P83.

04

在由上声变读为轻声的音节前头,有两种不同的变调。例如“想起”“讲讲”读音的实际调值为(),“姐姐”“耳朵”读音的实际调值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35+轻声/35轻声21+轻声/21轻声

要注意,在由上声变读为轻声的音节前头,则有两种不同的变调。

①+轻声→35+轻声:捧起想起等等讲讲哪里晌午小姐老鼠

②+轻声→21+轻声:姐姐奶奶嫂子毯子耳朵马虎痒痒指甲

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P83.

05

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声的变调视词语内部的()停顿而定。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语义

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声的变调视词语内部的语义停顿而定。

黄廖版《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P83.

《文化要略》

06

荀子认为人性恶,所以要靠后天的力量来帮助人为善。其中,他提出了()和()两大方法。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修身师法

(荀子认为)因为人性恶,所以要靠后天的力量来帮助人为善。其方法一是“修身”;二是“师法”,即通过教化。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93.

07

在政治思想方面,荀子与孟子有所不同。孟子主张(),荀子主张(),但重视()的作用。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贵民轻君强化君权民

在政治思想方面,他(荀子)与孟子也有所不同。孟子主张贵民轻君,荀子主张强化君权,但重视民的作用。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93.

08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出自《》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孟子·王制

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孟子·王制》)。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93.

09

荀子的一个突出贡献,就是提出了()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即天道不能干预人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因而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不在天。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

荀子还有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天道不能干预人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因而社会治乱的根本在人不在天。

Tips:句子里面的字都要会写哦~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93.

10

荀子的法治从()出发,以()为本,是()的内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礼义人治儒家

有的研究者把荀子归为法家,因为他主张“法治”,但他的法治从礼义出发,以人治为本,这还是儒家的内核。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四版P93.

《教育学引论》

11

名词解释“交际能力”。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1)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Hymes)在60年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仅指能否说出合乎语法的句子,还包括能否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也就是在不同的场合、地点对不同的人进行成功的交际的能力。

(2)海姆斯首次提出了“交际能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6474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