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修行的人一定要学礼

发布时间:2023/3/17 20:03:48   点击数:
北京青春痘医院哪里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16/9323162.html

修道的人一定要先学礼,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不知礼,人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礼,不仅仅是礼仪、礼貌、等级、制度等,也是行为规范,如同佛道的戒律。

《荀子·修身》里说:“凡治气、养心之术,莫径由礼,莫要得师,莫神一好。”但凡修炼气脉、修养心性的,没有不是以礼为途径的,没有不拜师的,没有不使精神专一为尚的。这句话讲的是儒家修身之道,也是丹道修炼之理。治气,本身包含了荀子之后所有气脉修炼、炼气养气的功夫。

养心,也包含了所有的修心、明心等要点,拿道家的话说,治气就是修命功,养心就是修性功。修心,必须拜师,有明师指导,即便在人间没有拜师,玄中也一定有师。所有的修炼都要“守一”才能炼气、炼神。学了礼,做人有本,就能修炼上乘法门。拿荀子上面的话里讲,也是上乘法门。

在生活中修,在亲人与工作中修,自然就会成就。道不离日用,离开日用,道对我们就失去了意义。即便道存在于宇宙,假如没有人类,道的意义就不能彰显出来。所以,不要把修道想得太复杂,其实很简单。

张伯端祖师就说过,“俗语常言合至道,宜向此中细寻讨。能于日用颠倒求,大地尘沙尽成宝。”反过来看,反身而诚。如果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处理不好,那说明心性的修养是有问题的。心性修养有问题,想成道,那是很遥远的事情。道理大家都懂,也很简单,难就难在落实在具体的生活里、事情里,还能保持修道者的慈悲、智慧、定力,那就非常了不起了。保持,就是修炼。

开悟容易保任难,很多有点悟境或很有悟性的人,最后没有成功,问题就出在道力不充,被生活里那些名利情色之类的力量吸引过去了,就违背了初心。大人之间的事情,虽然难以置身事外,本身就在事中。

最好的办法是,尽孝心但不管人,不管事,事情是大人的,由大人们去处理。对哪个大人,做晚辈的,善待即可,但不参与不搅浑到他们的矛盾和利益中去,只做一个观看者,而不做参与者,大人之间的事情,孩子越参与越乱。听到彼此伤害之言,不传话,不生心,不带情绪,即听即空。这才是修行者的境界。

人们有人们之间的利益、恩怨与计较,都是亲人,因缘不到时,劝说不起作用,更谈不上说法帮助他们。所以,能做到不参与,不搅合,不生心,不传话,彼此善待,而自心观空,就自然能得善果。这样最好。尊敬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毕竟他们是成人,成人有成人的世界。

经历烦恼的事情,也是学佛修心、觉悟人生的资粮,这样对修行也是好的。女性重情,也容易生出是非烦恼,过早学佛,只怕佛未学好,还容易迷信,容易因为信仰而给家庭婚姻带来违缘。

当家庭稳定了,子女都长大了,对人生有了深刻体验与认知了,学佛会更容易,更透彻。这只是针对一些情况而言的,不做定论,毕竟每个人都有差异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oqicar.com/xzzz/1680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