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荀子 >> 荀子作者 >> 成功心法一内圣,开启成功之路
能量系列算是告一段落,今天开始写心法系列。此系列为拜读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所著《挺经》之后的读书随笔,供你我讨论。《挺经》是曾国藩完成“三不朽”伟大事业,实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后总结的成功心法。其中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成败得失中总结的18条心法,展现了其“内圣外王”的智慧权谋。
开篇第一章:内圣!为什么“内圣”在首部开篇位置呢?因为自身是根本,一切事业无论大小都需要从完善自我、修身正心开始,即所谓“内圣”。戏言有云,剑还没配好,出门已是江湖,愿你行走半生,归来时仍是少年。虽然此话重在述情,但我想说的是哪个年代我们也要把剑配好了,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嘛。打铁还需自身硬,内圣便是我们开启成功之路,踏上霸业征程必做的功课!
内圣四课:慎独、主敬、求仁、思诚!
慎独则心泰。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内省不疚,故心泰。神乎其神的慎独其实就是自省,关于自省古人有诸多良言。孔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荀子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自省使我们自知,自知使我们心静,心静则泰然自若。慎独就是谨慎独处,独自一人是也要管理好自己内心,通过自我意识实现自我省察,正如“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所言。此外慎独有两点具体要求: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遏制欲望再隐蔽微小也不放过,遵循天理一刻也不中断(这两点要义与王守仁的“存天理灭人欲”异曲同工)。
主静则身强。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纯一,斋装不懈,故身强。个人认为此“敬”为尊敬、敬畏之意,如前文能量六中所述君子三畏九思。敬天命、大人、圣人之言,心乎爱敬就会外表整齐严肃,内心专注、平静、高尚、坚定,所以身强。
求仁则人悦。求仁者,体则存心养性,用则民胞物与,大公无私,故人悦。追求仁义的人心存仁义滋养天性、呵护百姓,大公无私所以是人心悦诚服。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我们不再学究。
思诚则神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二,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待人真诚,内心就会忠贞不二,言行一致,诚意感动万物,所以神灵都为之钦佩。通俗一点就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鬼神亦避”。笃实,踏实努力。当下最流行的“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也是此意,坚定目标、踏实努力、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这正是曾国藩强调的内心忠诚、言行笃实不欺。曾国藩认为“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内圣是一种人格理想,是一种思想境界,是一种德行修养。通过曾国藩总结的这四点修身经验,我们就可以修为到内圣的四大境界之一:如程颐程颢的“笃恭修己而生睿智”,子思的“至诚感神而致前知”,孔孟的“安贫乐道而润身睟面”,陶渊明苏轼的“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
总结一句话你我共勉:民胞物与,内圣外王;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